【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指纹识别门禁系统正在成为写字楼、社区、园区等单位在日常考勤工作、防盗防贼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指纹识别门禁系统设计由于各个厂家自身实力的原因,导致指纹识别门禁安全存在隐患,如何识别安全隐患,关系到企业单位大门安全。
警惕:指纹识别门禁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虽则指纹、掌形、虹膜等生物特征识别的门禁系统不仅要在安全性、方便性、易管理性等方面都各有特长,但指纹识别方式本身存在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这种暴露在人体外部的生物特征比较容易被复制。
对环境的要求高,对手指的湿度、清洁度等都很敏感,脏、油、水都会造成识别不了或影响到识别的结果;某些人或某些群体的指纹特征少,甚至无指纹,所以难以成像;对于脱皮、有伤痕等低质量指纹存在识别困难、识别率低的问题,对于一些手上老茧较多的体力劳动者等部分特殊人群的注册和识别困难较大;指纹不能出现划伤、眼睛不能出现红肿出血、面部不能有伤等情况,甚至胡子的多少都会影响识别器的准确度与灵敏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办公楼大厅,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的人流量越来越大,控制这些场所的正常运行和保障公众安全成为管理机构的重要任务。从节能环保的角度考虑,中国有过亿的人口,门禁卡持有量是相当可观的,随着节能环保的大趋势与新要求,门禁系统应有新的开拓与突破是重点。如何将医学科学、生物识别节能优势与传统门禁卡的优势结合起来,这才是安防门禁企业需要深思的问题。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