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翼要成为产业链中的技术服务商
整机解决方案更受客户欢迎
陈壮坚告诉创业邦,极翼大的特点在于提供全程的整机解决方案。
全程意味着,包含市场调研、产品选型、技术输出、设计整机结构/外观/电路、产品综合测试、产品定型、输出供应链、生产监督等一系列的“从无到有”的流程。
极翼的主要客户是ToB的工厂,对客户来说,直接得到整机更方便。极翼的目标客户主要分这集中情况:
1.消费级的无人机厂商。
它们有品牌基础、有渠道资源、有运营能力,但是,在无人机核心技术积累方面,基础稍弱。购买极翼的整机服务之后,自己只需要贴牌就能上市。
2.某些需要开展无人机业务的企业。
它们可以订购全程的服务,把无人机的业务从零到一建立起来。
3.工业级的无人机厂商。
从服务内容来看,和消费级没有太大区别。
往往这些具备无人机需求的公司,关心的是以下两点:
a.假如预算一千万,花多少钱,能够获得多少的市场份额和回报;
b.产品的市场前景以及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如何。
对于这两个需求,极翼所提供的全程整机服务中,会帮助他们分析市场需求,并提出零售方案和销量评估。
除此以外,他们还推出了一款面向C端用户的飞控产品,叫P2,发烧玩家可以用P2自己组装一台牛逼的个人无人机。
技术不是,市场环境带来商机
作为无人机服务技术型的公司,极翼的技术发明主要集中在飞控装置的传感器融合上。飞控相当于无人机的心脏,由两个部分组成:姿态解算、以及姿态控制。各个不同的传感器需要融合姿态的解算、飞行控制、测量姿态,终达到的控制效果。
不过,陈壮坚认为,提供技术服务的公司不能陷入唯技术论的“孤芳自赏”。
在民用市场上,技术型公司的门槛是比对手更快的进化能力。这主要是指除了技术研发外,公司对于市场和环境作出快速判断能力。
那么,目前的无人机市场环境,和极翼创立之初发生了什么变化?
陈壮坚告诉创业邦,随着无人机行业的成熟,和其它硬件领域一样,技术研发和制造外包会成为趋势。
一方面,大疆所针对的航拍无人机的市场,会有更多层次的消费需求被带动起来;另一方面,无人机在工业、商业领域的运用,亦越发受到重视。
针对种变化,陈壮坚对创业邦说,如今初创企业已经很难重复大疆的老路,因为那样需要巨大的人力和资金投入。所以,在消费级领域门槛越来越高的大环境下,做好无人机产业链中的某一个环节,也可能活得很滋润。而第二种变化,则会给极翼这样的公司带来更多的客户和机会,这也是为什么开头所说,无人机行业的零部件和整机解决方案出现了新一轮的创业机会。
目前,极翼完成了一些个人天使轮的投资,正在接触下一轮的投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