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计算”初现时,就吸引了不少企业参与到“耕耘”云计算市场中。例如IBM、亚马逊、谷歌、微软等,这些巨头一直在探索自己的云道路,今年3月,亚马逊发布了云计算的个十年回顾,谷歌迎来了苹果、迪士尼等大客户,微软也拿出了“云计算,Windows第二”的态度,竞争从未停止过。
对于我国来说,近五年来云发展计算开始从概念炒作步入实干,各路资金和创新技术纷纷涌入,并已形成了固定的竞争格局。涌现了譬如阿里、腾讯、百度、网易等云计算领域的佼佼者。就目前国内外形势而言,未来云计算市场格局很可能是“多极化”。
在这场云计算大战中,各家服务提供商使用的战术与普通手机用户的经历别无二致:削减价格,承诺功能,以及提供自由转换。今年3月,腾讯对外刷新品牌LOGO,并推出“云+CDN”“黑石-混合云Plus”等升级产品,还启动了“出海”计划。4月,以英特尔召开云计算新品发布会为契机,百度云与阿里纷纷宣布与之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云市场进步。华为云、网易云、金山云等也在2016年加大了动作幅度。
总的来说,国内云市场规模虽与国外有差,竞争情况却更为复杂。国外云巨头都积极向中国企业和创业者提供相关的云计算服务,国内巨头阿里、腾讯、百度等都开始形成自己的生态圈。对比而言,国内云市场竞争“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
【中国智能制造网 结语】
云计算市场竞争激烈,各大争夺云市场的企业看中其中的潜在商业价值。在见证亚马逊云强大的盈利能力后,更加坚定地布局云市场,以争夺一杯羹。对于国内云计算发展状况来讲,何尝不是。尽管处于初级阶段,但各大企业竞争不断,一方面利用价格战、功能战等手段提升竞争力,另一方面又提供互相间的自由转换以博取更多的客户,让消费者有选择,进而接受云。只有日益扩大的消费群的加入,才能促进企业间的合理公平竞争,从而推动云计算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