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市场分析】我国机器人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稍晚。以“七五”科技攻关为契机,特别是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经过十几年的研制、生产和应用,中国机器人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工业机器人产业分析
由于起步较晚,我国的工业机器人还处在产业化的发展阶段,外资品牌占有绝大部分的市场。目前工业机器人已经初步形成以市场换技术的局面,只是目前合资企业的产量相对较少。总体来看,由于工业机器人行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结合,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处于成长阶段,其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与商业模式密不可分。
目前,国内机器人产业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基础,在制造领域、应急救援、野外勘测、资源开发、国防军工等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机器人产业仍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中国虽为制造业大国,但平均每万人拥有的机器人量仅为36台,低于平均水平55台/万人,并远低于日韩等机器人市场成熟的国家,未来市场发展空间仍然十分巨大,预计2020年之前行业年均增速可达20%-30%。
现阶段,国内机器人制造企业92%市场份额是由国外企业占据,其中,发那科、安川、KUKA、ABB四家公司合计占据约57.5%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国内机器人制造企业主要有新松机器人、广州数控等国产品牌占据全国8%市场份额。
工业机器人行业上游是核心零部件,主要的是减速机和控制系统,这相当于机器人的“大脑”,中游是机器人本体,就是机器人的“身体”,下游是系统集成商,国内企业都集中在这个环节上。
中国机器人产业链分析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