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大数据
发展大数据,首先要有数据。数据从哪里来?对内,贵州建成全省数据统一存储共享平台“云上贵州”,目前该系统汇聚政务信息5万G数据量,日均数据调用量10亿次;对外,数据招商,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科大讯飞等数十家单位或企业明确数据资源存储贵州。数据放在哪里?贵州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通信运营商和富士康、华为贵安新区数据中心基地为核心,汇聚一批、、行业级数据中心。目前,仅三大运营商一期建成投运的标准数据存储服务器承载能力就达16万台。
存储大数据,关键要能应用。这两年,贵州不仅通过立法推动开放共享政府有关数据资源,还提供能容许试错、包容失败的“实验田”环境。抢跑虽不代表,但是贵州大数据实验的成果斐然:阿里巴巴、京东、腾讯、浪潮、高通、惠普、思科、IBM、微软等大数据企业落户贵州,服务器芯片、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和数据清洗、挖掘、交易等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甚至商业新模式在这里诞生。新统计显示,大数据带动贵州新增从业人员4万人,全行业达到16万人。
借力大数据,激发创客力量。国内外参赛团队13000个、人数4万,2016年,“云上贵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的火爆,超出贵州省大数据办主任康克岩的想象。“举办大赛,既是想传播普及大数据知识,更想吸引人才挖掘应用项目。”2014年首届大赛实现94个项目落地,其中一些已成长为具有影响力的大数据企业。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中央网信办三部门批复同意贵州建设全国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从“实验田”变身“试验区”。5月25日到29日,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将在贵阳召开,“数博会”原本由贵阳市一级举办,今年升格为。今年一季度,在贵阳、遵义、贵安等重点地区带动下,全省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同比增长34.8%,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8个百分点。
脚踏实地的贵州,正在用事实证明:“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