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人工智能发展喜忧参半 未来是否会超出人类控制?

人工智能发展喜忧参半 未来是否会超出人类控制?

2016-06-06 12:04:10来源:艾媒网 原标题:比尔?盖茨和霍金都在担忧 人工智能终将超越人类? 关键词:人工智能机器人编码阅读量:34106

导读:在未来10到20年中,人工智能对管理我们的生活将非常有帮助。盖茨称这些“改变自我软件”可以帮助我们处理日常电子邮件和其他事宜。
  【中国智能制造网 名家论坛】据每日邮报报道,在南加州举行的编码大会(CodeConference)上,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Gates)警告称,在某些知识领域,机器将在10年内变得比人类更聪明。
  
人工智能发展喜忧参半 未来是否会超出人类的控制?
 
  盖茨表示,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接下来的10年中,机器人将可以承担很多工作,比如驾车、整理仓库等。在某些知识领域,它们甚至比人类更聪明。盖茨还推荐人们应该读2本相关书籍,包括尼克·博斯特罗姆(NickBostrom)的《超级智能》(Superintelligence)以及佩德罗·多明戈斯(PedroDomingos)的《掌握运算法则》(TheMasterAlgorithm)。
  
  此前,盖茨已经警告称,人工智能软件将变得十分聪明,但这也会带来风险。在未来10到20年中,人工智能对管理我们的生活将非常有帮助。盖茨称这些“改变自我软件”可以帮助我们处理日常电子邮件和其他事宜。他预测说:“人工智能首先会浏览新的信息,并向你展示。它们了解你的兴趣,以及你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微软、Alphabet子公司谷歌、Facebook以及苹果等公司都在下大力气研发人工智能技术。
  
  盖茨还曾在Reddit上表示:“我属于担心超级智能的阵营。初,机器可以为我们做很多事情,而非超级智能。如果我们能够管理好它,它应该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但是数十年后,人工智能将变得足够聪明,值得我们去担忧。我同意伊隆·马斯克(ElonMusk)等人的观点,并且不理解为何有些人对此豪不担忧。”
  
  这或许并不奇怪,越来越多的人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威胁感到恐惧。受英国科学协会委托,民调机构YouGov近对2000人调查显示,1/3的人认为在未来100年内,人工智能崛起将会成为人类生存的重大威胁。超过60%的人担心机器人会在10年内导致更多人失业,27%的人预计机器人将减少工作数量,管理和服务部门雇员受创重。
  
  1/4受访者表示,在未来11年到20年之间,机器人将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18%的人认为这种假设将在10年内成为现实。只有半数人反对机器人或程序被植入情绪或人格,这意味着机器人依然是流行文化的宠儿,尽管它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不受欢迎。
  
  当生命受到威胁时,机器人是否值得信赖依然受到公众质疑。民调发现,近半数受访者不信任机器人医生、公交司机、商业航班飞行员。但是当智能机器在房屋中提供帮助时,多数人感到很高兴,半数人称愿意接受机器人厨师或护理。半数人希望智能机器驾驶无人机展开搜救任务或军事行动,70%的人希望用它们监测作物。
  
  英国科学协会主席戴维·威利茨(avidWilletts)说:“如此多的人对人工智能感到忧虑并不令人感到惊讶。创新经常令人感到恐惧,但请记住,经济和世界都在不断变化,新兴技术的崛起和采用都需要时间。这项研究显示,在我们持续创新时,也需要聆听公众的恐惧。”
  
  马斯克与科学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Hawking)都直言不讳地表达出对人工智能的担忧。马斯克曾将人工智能比作人类“大生存威胁”和“召唤恶魔”。他认为超级智能机器将会让人类沦为宠物。霍金近来则表示,在未来1000年到1万年之间,重大技术灾难将威胁人类生存。
  
  调查显示,女性比男性更加担忧人工智能机器崛起,17%的女性称对人工智能技术感到乐观,而男性比例为28%。13%的男性认为自己将与机器人成为朋友,但女性比例仅为6%。18到24岁之间年轻人对机器人的态度积极,其中1/4的人愿与机器人共事,10%的人甚至欢迎机器人成为家人。
  
  “在未来100年内,结合人工智能的计算机将会变得比人类更聪明。届时,我们需要确保计算机与我们的目标相一致。我们的未来取决于技术不断增强的力量和我们使用技术的智慧之间的赛跑。”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曾说道。
  
  据英国媒体报道,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Hawking)教授预测,22世纪人类将面临比人类更聪明智能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崛起。霍金教授表示,我们需要担心的不是谁控制着人工智能,而是人工智能是否可以被控制。
  
  他在伦敦召开的时代精神(Zeitgeist)2015年会议上发表了这一言论,随后他表示人工智能可能意味着人类的终结。未来100年中,人类将面临比人类更聪明的人工智能的挑战。霍金此前也曾发出类似警告,称人工智能可能终结人类。
我要评论
  • 夯实学校人工智能教育 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无论是培育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人才、激发人工智能环境中广大青少年的创新潜力,还是提升智能时代公民的适应力,都需超越传统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
    人工智能教育
    2025-05-08 17:26:13
  • 机器人交警“夸父”上岗:说着一口流利的四川话

    “夸父” 机器人作为全尺寸高动态双足仿人形机器人,基本实现国产化,支持360度全向移动,最高时速可达5公里,还能轻松完成20厘米高度的跳跃。
    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夸父
    2025-05-06 09:53:20
  • 宇树机器人五一兼职靶场累瘫 蹲下休息跷二郎腿充电走红

    据现场工作人员透露,机器人连续工作一小时左右就会出现电量不足、过热等状况,甚至在表演时直接“瘫倒”在地,不得不紧急暂停活动进行抢修和更换电池。
    机器人宇树H1机器人
    2025-05-06 09:49:54
  •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持续投资布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基础层、模型层及应用层不断升级优化,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据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广泛融合。
    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2025-05-04 09:58:02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