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汽车电子市场发展如火如荼 市场前景未必一片蓝海

汽车电子市场发展如火如荼 市场前景未必一片蓝海

2016-07-20 10:53:48来源:工业自动化 原标题:汽车电子市场的前景以及发展规划 关键词:汽车制造设备汽车电子阅读量:30924

导读:汽车电子的核心技术主要是控制系统。近年来,汽车电子市场可谓是发展得如火如荼,但市场前景却未必是一片蓝海。
  【中国智能制造网 市场分析】中国汽车电子技术展览会Automotive World China2016将于2016年8月30日-9月1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盛装启航!展会将面向中国市场,从设计到制造,高质量呈现汽车电子的前沿技术与应用。汽车电子市场这两年可谓是发展得如火如荼,但市场前景却未必是一片蓝海。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汽车电子市场正面临着哪些巨大的挑战,而其相对应的发展规划又有哪些。
  
汽车电子市场发展如火如荼 市场前景未必一片蓝海

  一、市场面临挑战
  
  (一)核心技术产品的可靠性尚无保障
  
  汽车电子的核心技术主要是控制系统。国内核心汽车电子研发还比较弱,一些科研院所在大型驾驶模拟器、ABS、EPS、VDC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沈阳自动化所专为客车开发的RSI系列CAN总线电子控制模块,包括仪表总成电子控制单元、灯组控制模块、组合驱动模块等,已成功应用到某企业客车的CAN总线装备上。但同时,国内汽车电子的核心技术产品在质量上和可靠性方面还不稳定,因为没有受到市场长期的检验,所以很难保证能够与国外厂商展开竞争。
  
  汽车质量关系到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因此国外对汽车相关零部件的研发十分慎重,从设计方案、元器件的选型,到整个研发过程都有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因此研发周期相对较长。中国的汽车电子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汽车电子的研发和生产的质量控制认识不足。
  
  (二)机械与电子技术尚需有效结合
  
  国内汽车电子行业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汽车电子技术与传统机械技术尚未很好的结合。车载电子产品如音响、GPS等与汽车整车性能关系不是十分密切,因此多数企业都把车载电子产品作为“敲门砖”,而电子控制系统则是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相当高的产品,所以多数国内企业不敢轻易涉足。
  
  在汽车机械技术方面和电子技术的结合方面,本土企业做得比较差。不懂发动机就很难设计出性能良好的EMS,如果不懂汽车底盘、变速器,也很难做出相应的汽车电子产品。国内有很多有实力的生产发动机零配件的企业,但是在电子技术方面的实力比较弱,属于本土厂商自己研发的产品为数不多。
  
  (三)与整车企业缺乏沟通合作
  
  大的汽车电子设备供应商,往往都与核心汽车制造企业有稳定的OEM供货关系,甚至是资本上的连带关系。例如,德尔福是通用汽车的主要供应商,伟世通则是福特公司的大供应商;博世公司是德国大众的大供应商;日本电装则是丰田汽车集团公司下属的大零部件生产企业。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随着中国本土的汽车品牌及生产商日益壮大,汽车电子应该积极从产业整合的高度与汽车制造商形成稳定和合理的技术分享机制。与此同时,汽车制造商也应该利用其更加强大的技术与资本能力建立自己的汽车电子技术研发平台,从而将研发和OEM生产结合在汽车工业发展的进程中。
  
  而这一方面正是国内汽车电子企业的薄弱点,也是其核心技术发展缓慢的关键所在。
  
  二、汽车电子产业规划构思
  
  根据《2016-2020年中国汽车电子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的观点,汽车电子技术是汽车的核心技术,汽车工业技术进步和创新的70%源自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因此,汽车电子产业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必须制定专项发展规划,鼓励和支持其发展。
  
  汽车电子产业专项发展规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确定重点支持的领域、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和重点产业化发展的电子零部件产品。
  
  (二)要确定技术发展和产品开发政策。包括坚持引进消化和技术自主创新,搞好品牌建设;实施合资合作的联合技术开发,鼓励研发机构、生产企业与外国的技术机构和企业进行合资与合作等。
  
  (三)要确定促进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投资政策。包括选择现有大型汽车工业基地建立汽车电子产业园或产业聚集地;选择研发实力较强的高校、研究所和大型企业集团建立汽车电子工程研究中心及企业技术中心。
  
  (四)制定具体鼓励和扶持政策,建立技术和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对于汽车电子基础研究领域和共性技术研究领域,建议以国家资金投入为主,力求尽快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对企业承担的汽车电子产业化项目给予适度的补助资金;对于企业实施扩大汽车电子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改造项目,以提高贷款贴息方式给予扶持。通过税收优惠,如采用减免一定比例的所得税、减免消费税、抵扣部分增值税、出口退税及专项基金补贴等方式,鼓励发展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电子产品的应用和产业发展。
  
  (五)创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软环境。加强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建立汽车电子企业准入制度和电子产品管理制度,加强对行业的宏观指导与监督管理,创造有利于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和市场竞争环境。
  
  受汽车市场升温影响,汽车电子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将于8月30号在深圳开幕的Automotive World China正是了解汽车电子市场发展前沿的佳途径之一。在本次Automotive World China预展上,汽车电子将成为主要的关键词。来自丰田、日产、本田、马自达、三菱、通用、现代、博世等世界各国汽车厂商及代理商,将高质量呈现汽车电子的前沿技术和理念,如智能网联、互联汽车等,为智能汽车到来做足创新技术储备。
我要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