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清洁能源时代 令人担忧的电池该往哪去?

清洁能源时代 令人担忧的电池该往哪去?

2016-07-22 16:00:09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大Z 关键词:动力电池新能源阅读量:52613

导读:今天,人类再次来到了交通能源动力系统变革的十字路口,第三次变革将是以电力和动力电池(包括燃料电池)替代石油和内燃机,将人类带入清洁能源时代。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行业大事早知道,中国智能制造网“每日一评”以新潮角度带您了解行业大事、洞察市场态势、品味产业风向标,分分钟通览智能制造快讯,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3-4点,不见不散。
 
清洁能源时代 令人担忧的电池该往哪去?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已经经历了两次交通能源动力系统变革,每一次变革都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今天,人类再次来到了交通能源动力系统变革的十字路口,第三次变革将是以电力和动力电池(包括燃料电池)替代石油和内燃机,将人类带入清洁能源时代。

据外媒统计,电动车在2015年销量达到54.9万辆创新高,电动车产销量现连年同比激增趋势。同样,我国自2014年全面推广新能源电动车以来,产销量出现激增趋势。据7月11日发布的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共生产17.7万辆,销售17.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0%和126.9%,其中,纯电动汽车增长速度甚至高达160%以上。新能源汽车产销火爆的背后,各类问题也频频出现。
  
新能源汽车销量火爆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越大,所配置的电池也量也越多。而且电动车的寿命普遍要比电池要长,那么每一年要报废的电池的数量将不可胜数。据媒体调查,目前市场在售的电动车电池的保修期一般为5~8年(或10万~15万公里)。按照常规,理论上电池的正常衰减寿命也大体会设置在这个节点。业内曾预计,2020年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万~17万吨规模。

众所周知,废旧电池给人类带来一众利益的同时,也带来安全、环保等方面的系列危害。
  
废旧电池危害程度大
 
例如,7月10日上午,深圳市龙华新区河背工业区一电子厂发生火灾并伴有局部爆炸,初步勘察燃爆物为老化车间的锂电池半成品。该厂仓库曾在3月22日发生过火灾,大火至次日凌晨才被扑灭,导致经济损失2000万元。在环保方面,科学调查表明,一颗钮扣电池弃入大自然后,可以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每年剧增的电池该往哪去,还真是令人担忧!

中国智能制造网认为,在即将到来的智能制造时代,若像传统的固化深埋、存放于废矿井等通用处理方法,这是不可取的!社会之所以进步,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拥有不断进步的技术支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技术进步的动力,突破废旧动力电池处置的技术瓶颈,找到一条既环保又经济的可行路径之外,还要重点做好回收环节的文章。

在政策法规方面,早在2015年3月份,工信部就制定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简称:《规范条件》),除了要求动力蓄电池产品符合国家检测标准之外,还对企业研发人数、国内建厂、生产能力等做了严格的要求。虽然该《规范条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电池的安全生产,质量保障有积极作用,但在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上并未做出严格的行业要求。直到目前为止,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上并没有相关政策补贴出台,因而该领域也成了无人问津的“恶疮”。

其实,国内在加大投入研究废旧电池处理的时,也是可以借鉴国外的的相关技术的。据了解,国外有的企业在电池生产前就做好了报废以后处理工艺的设计。例如本田和日本重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就共同开发了镍氢电池回收量产工艺,从失效产品里面提取混合稀土氧化物,进一步熔盐电解为可直接用于制备镍氢电池负极材料的混合稀土金属。通过熔盐电解获得混合稀土进行直接应用,也避免了进行复杂的稀土分离提纯,缩短了传统回收工艺流程。

总而言之,智能制造时代,废旧电池处理应该是性的安全问题,在人们进入清洁能源时代,这是一种进步。若支持人们进入清洁能源时代的电池没有做好相应的处理,日积月累后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那么这并不算真正的清洁,也不利于长足事业的进步!
我要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