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无人驾驶船舶研发雷声大雨点也大 面临严峻挑战

无人驾驶船舶研发雷声大雨点也大 面临严峻挑战

2016-08-02 10:49:29来源:中国船舶新闻网 原标题:无人船舶:那么远又那么近 关键词:无人驾驶船舶阅读量:31510

导读:面对无人驾驶船舶将给船舶行业带来巨大改变的形势,业界要做的是,及早确定如何去迎接船舶设计、建造、配套方面的严峻挑战。
  【中国智能制造网 市场分析】近两个月来,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严重车祸的消息不绝于耳,三起事故中,有一起导致一人死亡,这给资本市场趋之若鹜的无人驾驶技术泼了一盆冷水。
  
无人驾驶船舶研发雷声大雨点也大 面临严峻挑战

  然而,在船舶领域,对无人驾驶技术的研究正炙手可热。仅仅今年7月,就有3条关于无人船的重磅消息,分别是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公开了其用在无人驾驶船队远程监控上的岸基操作控制中心的构想,现代重工与SK航运、Intel、微软韩国等宣布共建智能船舶服务生态系统,英国劳氏船级社(LR)发布了智能船舶入级指导文件,而智能船舶的高阶段就是无人驾驶。船舶业界对无人驾驶船舶的热情正高,各方对这一领域的争夺也正酣。业内人士表示,和无人驾驶汽车一样,无人驾驶船问世及使用的道路上也将一直伴随着质疑和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答案将越来越清晰,而疑问会越来越少,无人驾驶船的商用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面对无人驾驶船舶将给船舶行业带来巨大改变的形势,业界要做的是,及早确定如何去迎接船舶设计、建造、配套方面的严峻挑战。
  
  研发雷声大雨点也大
  
  根据罗·罗公司近日发布的有关无人驾驶船的构想,未来一个7到14人的小团队,将使用各种技术设备,如交互式智能屏幕、语音识别系、全息图和侦察机等,侦查船舶和航经海域的情况,即使位于数千英里之外的岸基控制中心,也可以遥控范围内的船队。当前,该公司正在加快推进建立工程演示的计划。
  
  近期在无人驾驶船舶方面有新动向的企业和机构不在少数。7月6日,现代重工与SK航运、Intel、微软韩国、蔚山创意经济创新中心、大田创意经济创新中心签署“建立智能船舶服务生态系统”谅解备忘录。六方将共同支持韩国中小通信技术公司发展船用服务软件,计划在2019年前应用到自动化船舶上,实现压载舱检查、船员远程医疗服务、虚拟现实训练、自动航行信息报告和关键设备维护等。而1个月前,韩国相关部门宣布,将重点推动无人驾驶的发展,开发一个“通用联合平台”技术项目,发展对于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和无人驾驶船至关重要的通用技术。据悉,过去4年间,韩国政府已为无人驾驶相关领域投入2840亿韩元(约2.41亿美元),未来韩国还将推动陆地、空中和海上无人驾驶技术各自单独发展。
  
  也是在7月,英国劳氏船级社(LR)发布智能船舶入级指导文件,内容分为10个部分:确定船舶自动化程度、商务需求、设计概念、以风险为基础的设计流程评估、人因系统考量、网络和通信交流考量、整合软件体系评估、数据保障评估、配置管理评估、系统安全评估,囊括了自动化船舶入级的方方面面,适用于设计方、船厂、船东、设备制造商和船舶操作者。业内人士表示,LR这一指南的发布,可能与罗·罗公司近期高调展示其在2020年打造无人船队的一系列愿景有关。
  
  商用困惑知多少
  
  罗·罗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无人驾驶船的想法并不新鲜,它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不同的是,如今人类已经掌握了这项技术。远程遥控技术、无人驾驶技术、传感技术已经在某些领域投入商业应用,基于能够快速作出决策的号称“虚拟船长”的计算机算法也将在不久后问世。目前大的问题在于如何在实际运用中以优化的方案将这些技术整合起来。
  
  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说无人驾驶船舶技术完全成熟还为时过早。确切地说,有部分无人驾驶船舶技术已较为成熟并得到实际应用,如环境感知技术、通信导航技术、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等,但有些技术缺少在真实环境下的验证,如能效控制技术、航线规划技术、安全预警技术、自主航行技术等。因此,可以说,无人驾驶船舶总体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还未完全成熟。未来10~20年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将决定无人驾驶船舶的面貌。业内专家表示,除了以上关键技术,自动靠泊、离岸,自主维修,自动清洗,自动更换设备部件,自我防护等方面同样需要智能化发展。
  
  在技术之外,无人驾驶船舶的商用还存在经济性和安全性方面的困惑。虽然有研制方极力宣称,相较于常规船舶,无人驾驶船舶的设计将简化,施工成本将大大降低,而且货舱空间将增加,运营过程中的人力成本、燃料成本将大幅降低,但也有航运企业认为,无人驾驶船舶将增加许多远程遥控系统,需要安装新型自动化设备,还需要新设立岸基遥控中心,重新设计运营方案,培训工作人员,由此增加的成本或将超过无人驾驶船舶可能降低的成本。据悉,谷歌自动驾驶车的制造成本为15万美元,车上使用的先进激光雷达单价超过8万美元,可见,无人驾驶相关设备的身价确实不菲。
  
  至于安全性,近两个月内特斯拉的三起车祸也许为无人驾驶技术拉下不少分。在致死的那起车祸中,特斯拉旗下的无人驾驶汽车由于没有注意到拖挂车的白色车身,未能及时启动刹车系统,导致车主死亡。这给唱衰无人驾驶技术的人以口实,他们再次强调,智能技术永远无法取代人。然而,有数据显示,如果美国公路上90%的汽车变成无人驾驶汽车,车祸数量将从600万起降至130万起,死亡人数从3.3万人降至1.13万人。因此,这只是一个几率问题,无人驾驶汽车比人工驾驶汽车更安全。无人驾驶船舶的研制人员也表示,目前多数海运事故是由于船员玩忽职守、操作不当等人为因素造成的,理论上来说,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将使这类事故减少三分之二。目前,他们正在研究无人驾驶技术在各领域的实践案例,并确保无人驾驶船至少与目前的船舶同样安全。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无人驾驶船舶代表航运业的未来趋势。就如智能手机给通信领域带来巨变一样,无人驾驶船舶也将给船舶设计、建造、配套、运营等方面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相关企业应对其中的机会和风险有充分的认知与准备。
我要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