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企业动态】8月3日,NI宣布推出MIMO应用程序框架,该软件参考设计提供了一种使用LabVIEW源代码编写的可重配置参数化物理层,且提供详细的文档说明,可帮助研究人员构建传统的MIMO以及大规模MIMO原型。
NI(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简称NI)作为致力于为工程师和科学家提供解决方案来帮助他们应对严峻的工程挑战的供应商,8月3日宣布推出MIMO应用程序框架。结合NI软件无线电硬件,该软件参考设计提供了一种使用LabVIEW源代码编写的可重配置参数化物理层,且提供详细的文档说明,可帮助研究人员构建传统的MIMO以及大规模MIMO原型。
此MIMO应用程序框架可帮助无线设计人员开发算法和评估自定义IP,以解决实际应用中与多用户MIMO部署相关的诸多挑战。MIMO应用程序框架可从4天线扩展至128天线,与NIUSRPRIO和NIPXI硬件平台结合使用时,可帮助用户以少的系统集成和设计工作创建各种规模的多入多出天线系统。研究人员可以立即将系统用于进行大规模MIMO实验以及无缝集成其自行开发的信号处理算法,速度要比其他方法快得多,从而加速了整个设计过程,进而加速了无线行业定义5G的进程。
作为NI射频/通信用户项目的成员,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NI灵活的原型平台来进行5G研究,并于近宣布了一项世界纪录:该大学与隆德大学携手合作,实现了比现代4G网络高出22倍的频谱效率。
“NI的软件无线电平台对我们的大规模MIMO研究非常有帮助,”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CSN团队负责人和工程学院院长AndrewNix教授表示,“NI开发的MIMO应用程序框架为我们团队的开发工作提供了一个非常先进的起点,软件和硬件之间的无缝交互也可帮助我们从理论快速过渡到真实的原型。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创造频谱效率的世界纪录来证明大规模MIMO成为5G候选技术的潜力。”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