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物联网设备引发隐私安全问题 如何解决是关键

物联网设备引发隐私安全问题 如何解决是关键

2016-08-17 11:20:02来源:工业风向标 原标题:警惕!物联网设备也许正在威胁你的隐私安全 关键词:物联网设备传感器阅读量:29101

导读:物联网技术不仅仅在家庭及消费级设备取得发展,还在制造业,物流,矿业,石油,公用设施和农业等拥有大型资产的行业也开始得到应用。
  【中国智能制造网 市场分析】近几年来,“物联网”一直是科技界的热词。物联网技术不仅仅在家庭及消费级设备取得发展,还在制造业,物流,矿业,石油,公用设施和农业等拥有大型资产的行业也开始得到应用。
  
物联网设备引发隐私安全问题 如何解决是关键
 
  物联网引发的隐私安全问题
  
  但是,人们在享受“物物相连”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产生了对其安全性的担忧。物联网设备连接的传感器,可以搜集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数据,发送回企业的云端进行分析。
  
  当消费者们将购买的各种家电产品和交通工具等进行相互连接,就有可能致使其数据遭到泄露、家庭系统被植入后门甚至交通工具的网络后台被黑客入侵。
  
  物联网越向前走,消费者的隐私安全问题就和越多不同行业的企业产生联系,解决用户隐私安全问题的方式就愈加复杂。
  
  50亿美元
  
  根据IDG的预测,物联网市场在2020年时将达到17000亿,接入物联网的终端将会达到500亿个。而Gartner则预计到2020年时,物联网的黑市交易将会超过50亿美元。
  
  由此来看,物联网设备的恶意软件已经成为一个繁荣的行业。这也表示所有连接网络的设备都将会受到恶意软件的影响,一个恶意软件就可以影响其连接的所有设备。
  
  因此,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们开始要求购买的产品能提供更为全面的隐私安全保护,以免他们的个人信息和行为被恶意搜集甚至泄漏出去。
  
  用户的无奈
  
  对于物联网所带来的安全威胁中,让人感到无奈的地方就在于,消费者们将无法预料自己的哪些隐私数据会被商家收集,以及商家将如何利用消费者们的数据——这感觉就像在无意中主动放弃了自己的隐私权。
  
  此外,市面上拥有移动设备联网功能、可穿戴功能以及带有WiFi连接功能的产品正在代替以往普通“愚蠢”的产品,比如各厂家推出的新款冰箱空调基本都带有可连接WiFi设备、可供消费者通过手机操控。长此以往,也许有一天当人们想要买一个仅仅带有制冷效果的普通冰箱时,已经无法在市面上找到了。
  
  当然,想要将自己的设备电器进行更新换代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只是人们可能没有想到他们所操控的这些新设备也在“监视”着他们的行为。
  
  隐私条约中的“霸王条款”
  
  尽管在购买设备或者下载APP的时候会带有相关的隐私条约,但人们往往会忽略这些内容——即便看了,估计也是囫囵吞枣,不知所云。
  
  其实在大部分产品所谓的隐私条款里,都会有类似于强制性仲裁条款的内容。这意思是,一旦消费者的隐私因使用这些产品而遭到侵害,消费者也无法将其告上法庭或采取其他法律措施进行维权等。
  
  因此,当消费者购买及使用这样的产品时,就等于宣告其“放弃”了自己的隐私权。
  
  如何保护物联网用户的隐私安全
  
  在物联网进程中,将各企业在获取用户数据时的行为和动向透明化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提高消费者隐私安全保护的前提。通过行业自我监控或者政府监控措施,让企业在获取用户数据之前先征得用户同意,这是实现企业透明化的有效方式。
  
  行业自我监控
  
  行业采取自我监控的行为能够让其根据行业特点设定标准,在搜集用户数据的同时更有效地保护用户隐私安全。
  
  一般来说,各行业都会适当将消费者的诉求作为产品的考量之一。比如,当了解到新车买家对隐私安全的担忧时,汽车制造商联盟(拥有12个汽车制造厂商的贸易协会)制定并遵守了新的汽车隐私规则。
  
  当企业对用户的数据进行搜集分析时,他们必须保证用户的隐私安全。比如Fitbit公司,就将保护用户的隐私功能添加到了其产品中。一些物联网初创公司(Electricimp,Mocana以及Zingbox等)也都推出了明确的物联网安全解决方案。
  
  政府监控
  
  但光靠企业为保护用户隐私而做出的这些努力,还远远不够。政府从法律上让企业对用户的隐私安全担责,也是十分关键的。
  
  比如,政府可以明令企业修改其产品隐私条款,如“用户放弃诉讼产品侵犯隐私的权利”之类的不合理要求——这样的内容往往还是用极小号、难以辨认的字体来表示。
  
  近,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提出禁止企业在其进入产品和服务中引入强制仲裁条款。美国教育部也发禁止盈利性质的学校使用强制仲裁协议,让学生能够获得起诉学校的权利。同样,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TradeCommission)也可以考虑提出一个类似的条款。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应当明令禁止销售物联网相关产品的公司使用强制性仲裁协议,对违背用户隐私保护的企业采取法律措施,让企业对用户的隐私保护负责。这样消费者在隐私被侵犯时才能够采取有效的维权行动。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不应只停留在技术层面的进步,它同时也应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隐私安全需求。但在这之前,用户必须要知道物联网设备到底搜集了他们的什么隐私数据。
我要评论
  • 磁传感器市场持续升温,相关供应商加码布局

    Allegro有约73%收入来自汽车市场(如电动车电机控制、ADAS系统),21%来自工业领域(如工厂自动化),其余为消费电子和通信。
    磁传感器传感器
    2025-04-16 16:50:07
  • 如何利用物联网和开放平台视频管理系统(VMS)实现互联未来

    物联网和开放平台VMS的结合将为实现互联未来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整合物联网设备和VMS系统,可以实现更广泛的监控、更高效的数据管理和更智能的决策支持。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物联网和开放平台VMS实现互联未来,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优势。
    物联网物联网设备开放平台VMS
    2025-04-16 09:48:35
  •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融合:通往更智能未来的大门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融合蕴含着变革性的潜力,有望重塑各行各业,彻底改变日常生活,并为更智能、更互联的未来铺平道路。未来,AIoT技术将更加自主,能够独立完成复杂任务,无需人工干预。
    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技术
    2025-04-14 11:28:21
  • 如何构建成功的物联网应用?策略与实践

    物联网旨在创建一个互联互通、情境感知的环境,使设备能够无缝地相互通信并共享实时数据。据Statista预测,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0,590亿美元。
    物联网物联网应用
    2025-04-14 11:18:52
  • L4级自动驾驶!埃安滴滴合作新车亮相

    最近,广汽埃安与滴滴自动驾驶合作开发的首款L4级自动驾驶车型正式亮相。据悉,滴滴自动驾驶的硬件平台配备了33个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4D毫米波雷达、红外相机和声音传感器等。
    L4级自动驾驶广汽埃安滴滴传感器
    2025-04-14 10:58:48
  • 广东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导纲要 人工智能对教育有何影响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2年的报告,全球已有超过40%的教育机构在不同程度上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物联网
    2025-04-14 10:12:02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