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国内云架构在线建模软件GeekCAD正式商业化

国内云架构在线建模软件GeekCAD正式商业化

2016-08-19 16:06:00来源:3D科学谷 原标题:中国云架构的在线建模软件GeekCAD 关键词:3D打印建模阅读量:28088

导读:国内完全基于Web的在线建模软件极客三维-GeekCAD历经几个月的时间收集用户反馈,打磨产品,将于9月份正式商业化,定位中小学市场。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国内完全基于Web的在线建模软件极客三维-GeekCAD(geekcad.com)于2016年初发布中文Beta版本,6月份英文版本正式开放,历经几个月的时间收集用户反馈,打磨产品,将于9月份正式商业化,定位中小学市场。
  
国内云架构在线建模软件GeekCAD正式商业化

  学校越来越多的认识到安装了3D打印机仅仅是个开始,如何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想象力并创作出能够3D打印的数据模型尤为重要。
  
  在此背景下,国内完全基于Web的在线建模软件极客三维-GeekCAD(geekcad.com)于2016年初发布中文Beta版本,6月份英文版本正式开放,历经几个月的时间收集用户反馈,打磨产品,将于9月份正式商业化,定位中小学市场。这个在线建模平台只需要三步(绘制平面图案,将平面生成三维,以及精细调整)就可以完成建模。
  
  设计、分享、沟通
  
  交个创客伙伴,就这么简单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GeekCAD操作界面包括中文和英文界面。这跟社交平台linkedin颇为相像,在linkedin的平台上,你可以选择中文的界面,但并不妨碍你与英文界面的朋友加关注,分享信息。同样,在GeekCAD上,每位创客都有自己独立的展示空间,可以查看其他国家的创客的作品,并互相关注成为好朋友。这也为中小学建模教育走向交流打开了一闪大门,有可能在这个平台上不同国家的学校和学校之间可以发展为相互交流的友谊学校。
  
  培养STEM人才
  
  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GeekCAD全面考虑到STEM的发展目标。STEM代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在国家实力的比较中,获得STEM学位的人数成为一个重要的指标。美国政府STEM计划是一项鼓励学生主修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的计划,并不断加大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的投入,培养学生的科技理工素养。仅仅教会学生使用3D打印机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配合STEM的教学理念将3D打印理念融入到现有的课程中。GeekCAD的几何建模原理,让中小学生在创作有趣的模型过程中,帮助中小学生学习理解几何基础知识,GeekCAD使得中小学生锻炼三维空间想象力,学习立体几何更容易。
   
  创意的空间无限大
  
  与很多入门级建模软件不同的是,GeekCAD不但十分易学易用,而且其乐无穷,学会操作软件以后会发现更加广阔的创意空间,真正体验创造的无穷乐趣,GeekCAD在一款产品界面里可以体验如下建模方法,也可以融汇不同的建模方法做出更多创意的作品:
  
  基本体建模:适合8岁以上年龄层学习,由学生自己创建基本几何体(长方体、圆锥、球体等)并将这些几何体像搭积木一样拼在一起成为有意义的物体。
  
  思维建模:适合10岁以上年龄层学习,基本几何体结合布尔运算(交、并、差)可以做出更多有意思的几何形状,这个过程非常挑战和锻炼思维。
  
  体素建模:适合5岁以上年龄层学习,用一个个小方格像搭乐高一样,而不受小方格数量的限制,发挥创意,搭出无限可能。
  
  涂鸦建模:适合5岁以上年龄层学习,直接在画板里随手涂鸦,将涂鸦的画变成三维模型打印出来。
  
  照片建模:适合8岁以上年龄层学习,书法、手绘图画、照片等拍成照片,导入GeekCAD变成三维模型打印出来,是不是很有意义?
  
  GeekCAD团队在持续开发更多的功能,目前处于保密期间,待持续关注。
  
  虽然定位于中小学建模教育软件,GeekCAD的当前用户还吸引了不少的高校大学生,直观的建模方式,几分钟就可以入门,开动脑筋就可以设计出复杂的物体。GeekCAD让不同年龄层次的创客找到了了解三维,增强对几何形态的理解,提高空间思维能力的乐趣。
我要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