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浪潮轰轰烈烈 个性化才是产业发展出路
2016-10-08 09:58:25来源:智能工场 编辑:二不休 关键词:智能制造智能控制传感器阅读量:30567
导读: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我们迎来了全新的生产方式,但“个性化服务”并不只是满足人们“个性”这点要求这么简单。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移动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人的生活,也重塑了很多行业。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我们迎来了全新的生产方式。然而“个性化服务”并不只是满足人们“个性”这点要求这么简单。事实上,我们要做的事是发掘更深层次的需求。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悄然逼近,中国“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是现今三个具代表意义的国家层面上的战略。从表面上看,影响的似乎只是从事制造业的人,但作为一个国家的重要基础,制造业的发展与每个方面都息息相关。在这场轰轰烈烈的物联网浪潮中,我们有了一次全新的机会,如果发展足够好,甚至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智能制造是怎么回事儿?
我们先来说说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怎么一回事呢?用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来进行简单套用,就是把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制造设备联接起来,实现让机器自己生产而几乎不再需要人参与制造过程,这将直接影响生产方式。那么这又是如何影响的?我们可以从物联网的基本运作方式来说明。
首先是传感器,我们可以通过RFID(电子标签)等技术对正在生产线上等待加工的零件进行识别,这个过程就像刷身份证一样,能获取到产品的任何信息。通过这样的技术,我们就能够随时知道某个零件加工到哪一步了。同时,通过用光学、声学等方法,能够在零件加工的过程中,就对零件的质量进行监测,以防止零件出现问题。这就是零件与机器“交流”的一些常用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控制中心能够实时掌握生产线上零件的加工状态,知道会不会缺料或者加工出次品。
由于够实时对每个零件的状态进行把控,就为定制化的生产提供了可能。比如以往我们造一辆汽车,同一型号的车都是一模一样的,顾客的选择都是在已经造好的车型里面选。这种感觉就像就像皇帝选妃子,妃子长什么样是妃子的父母说了算,皇帝有的也只是选择权。精挑细选后给皇帝的妃子自然应该能令皇帝满意,但这么多妃子,哪怕三千佳丽,也不一定有皇帝称心的那一款。
而现在,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我们迎来了全新的生产方式。我们作为消费者,不再只能被动选择商品,而是其在生产过程阶段还能参与其中。我们有机会把自己的想象力融入到我们需要的东西里。
在前几次工业革命中,我们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并不断将这种生产能力发展到。从汽车到手机,从高楼到牙刷,每一样东西都可以用批量制造的方式生产出来。于是廉价的工业品开始占领市场,大量产品很容易被制造出来,而生产这些产品的利润也变得越来越低。
一方面,真正有需求的人(如贫困地区生活的人们)得不到社会生产力进步带来的福利;另一方面,由于利润极低,生产制造这些产品的人也不能把这部分财富与他们分享;同时,另一部分人则开始追求高质量和个性化的产品,开始注重服务的质量。
于是像苹果这样的公司诞生了,它注重满足于人们个性化的需求。通过苹果手机,你可以完成很多事情,而这些事都是基于软件的服务,在硬件上更多就是一个手机来支持。这个过程催生了移动互联网,同时也让人们的生活跟网络变得更加紧密。
“个性化服务”没那么简单
移动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人的生活,也重塑了很多行业。然而,这只是开始。我们所说的“个性化服务”其实并不只是满足人们“个性”这点要求这么简单。事实上,我们要做的事是发掘更深层次的需求。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原理,人们的需求被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在过去的工业时代,更多的是为满足生理和安全需求。而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让我们看见社交和尊重的需求开始被逐渐满足,其中社交的发达程度更是达到了的水平。但人的自我实现是非常难以满足的,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逐渐去发掘的深层次的需求。
往小的方面说,这其实就是个性化的需求,那些没有个性的产品越来越难以受到人们的青睐。
当功能性的产品制造变得越来越容易,其相对的价值将越变越低。马克思衡量价值的基本方法是人类的劳动时间,而随着制造的不断升级,这些工业产品的制造过程“人的劳动”所占比重越来越少。
那些采用大量人力来完成别人用自动化的生产线来做的企业,就更加难以生存。因为同样的产品,其对我们普通消费者而言,平均含有的人的劳动量是固定的。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那些用先进制造系统的企业,赚的钱有一部分就是来自那些生产同样产品却使用更多人力的企业,因为是正是后者用的人在支撑这个产品含有的“人的劳动量”。
-
AI领航制造行业新篇,携手华为共赢数智未来
近日,华为AI+制造行业峰会2025在广州成功举办。峰会期间,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副总裁郭振兴在媒体沟通会中提到,AI的兴起对制造行业的降本增效及产业创新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华为AI+制造智能制造 2025-05-07 16:27:08
-
传统制鞋业的AI突围!鞋企借智能制造重构行业创新范式
2025年将投入1.2亿元建设“AI智造基地“,计划实现从智能设计到个性定制生产的全链路数字化,目标将定制鞋履的交付周期压缩至72小时以内。
传统制鞋智能制造AI大模型 2025-04-29 17:41:52
-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5年版)》的通知
《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5年版)》基于制造企业探索实践,结合技术创新与融合应用发展趋势,从工厂建设、产品研发、生产管理、生产作业等8个重点环节,凝练出40个典型场景,并围绕场景业务活动、核心问题、实施路径与应用成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
智能制造智能制造典型场景 2025-04-29 13:10:52
-
CIOE激光技术及智能制造展汇聚全产业链企业,共探技术创新与多元应用
为聚焦下游应用技术突破,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展会精心打造“激光焊接区”与“激光医疗展区”两大核心板块:激光焊接区汇集大族、创鑫、艾贝特等头部企业,集中展示覆盖汽车制造、电子工业、航空航天及生物医学领域的高精度焊接技术。
光博会智能制造激光焊接 2025-04-27 11:23:06
-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25)在京盛大开幕 三丰精密量仪展示全球领先测量技术
在高端制造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精密测量技术作为产业的“眼睛“,正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日本株式会社三丰(Mitutoyo)作为全球精密测量领域的领军企业,携其最新技术成果亮相本届展会,展示其在智能制造时代的前沿测量解决方案。
三丰精密量仪智能制造测量解决方案 2025-04-24 13:14:47
-
工信部、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 版)》
智能制造是基于先进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具有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自学习等功能,旨在提高制造业质量和创新能力、效率效益和柔性的先进生产方式。
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2025-04-24 09:39:08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