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中德美战略大战 谁将夺得家电霸主地位?

中德美战略大战 谁将夺得家电霸主地位?

2016-10-09 17:10:01来源:家电圈 编辑:沐子飞 关键词:智能制造智能家电阅读量:30530

导读:日前,随着家电产业智能制造联盟--家电业智能制造创新战略联盟在中国青岛正式宣告成立,则意味着一场主要集中于中美德三国之间的智能制造战略大战。
  【中国智能制造网 市场分析】日前,随着家电产业智能制造联盟--家电业智能制造创新战略联盟在中国青岛正式宣告成立,则意味着一场主要集中于中美德三国之间的智能制造战略大战,已经从幕后走向前台,并掀起了一场从标准、体系到方法、手段的正面战役。
 
  对于中国制造产业来说,智能制造将是一次超越美德日等老牌发达国家制造体系和制造水平的战略新拐点。承载在中国制造产业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战略重担,更关系到中国制造产业未来几十年在地位的确立和夯实。
 
  家电业,再次走上中国制造转型前沿
 
  让很多中国制造企业没有想到的是,家电产业再一次走到了中国制造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前沿,并获得了来自国家层面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肯定。正是在国家工信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由海尔集团牵头,联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信通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院、清华大学、中国电信等共同倡议,发起成立了家电业智能制造创新战略联盟。
 
  这一联盟,重点将通过汇聚各类力量和资源,在协同创新、技术研发、产业孵化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打造家电业智能制造创新服务平台,构建资源共创共赢生态圈。同时,还将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模式创新,为制造全流程提供智能服务,抢占智能制造战略制高点,推动中国家电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实现从制造规模大向制造能力强的。
 
  实际上,作为家电业智能制造战略联盟的发起牵头单位,更是长期以来家电技术创新和消费潮流的企业,海尔这一举动可以说,既再次抢占制造产业的发展变革的潮流,也成功面向释放出中国企业的智能制造实力与底气。
 
  从2012年开始,海尔便谋划建设数字化互联工厂,通过对传统生产模式的颠覆与升级,以满足用户全流程佳体验为中心。在智能制造战略落地上,海尔已经在中国建成5个整机和2个模块化工厂在内的7大互联工厂,为行业在前端生产制造环节提供先进样本支持。在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研发上,海尔已经建成行业家工业智能研究院,将互联工厂的模式和标准对外输出,意在规范整个制造行业的"智造"标准和体系。
 
  更为重要的是,在面向一线市场和消费者的智能成果推广上,海尔互联工厂相继推出包括HelloKitty定制洗衣机、空调,迪士尼定制冰箱等多款定制家电,为互联工厂模式落地提供产品支撑。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看来,"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推出,就是要推动中国制造从大国向强国的迈进。但是,无论是美国工业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还是德国的工业4.0,共同的竞争焦点都集中在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如今,海尔在这方面,为中国制造的智能转型提供非常好的样板和榜样。
 
  中美德,争霸家电智能制造谁将胜出
 
  在中国家电产业于其它制造产业,瞄准市场竞争格局,打造开放共享的智能制造创新战略联盟,加速中国制造智能化升级进程背后,则是一场主要集中于德国、美国和中国三国之间的智能制造大战,已经全面打响并进入新一轮的市场"跑马圈地"阶段。
 
  美国抛出"工业互联网"计划,德国推出"工业4.0"计划之后,中国也出台《中国制造2025》规划。在这一过程中,美国经历工业革命、互联网革命到工业互联网革命的三次迭代。德国则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到CPS赛博物理系统的四次迭代。中国则经历了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到2025规划的迭代。
 
  虽然,与德国、美国相比,中国制造在智能转型过程中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特别是在国家大战略,行业大企业的强势推动之下,中国制造正在立足本土市场、形成市场,谋求性的弯道超车。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就指出,"德国的工业4.0背后,是弗劳恩霍夫协会,以及大企业西门子公司,目前已经上升为德国国家战略,获得联邦政府投入达2亿欧元;在美国的工业互联网背后,则是GE集团,目前这家企业已经推出14项新型前瞻技术,并相继于AT&T、思科及英特尔共建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同时还与软银、威瑞森以及沃达丰等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制造2025规划,同样需要制造业大公司参与和推动。"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创新,以阿里、腾讯、百度三大BAT巨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横空出世,异军突起,参与世界互联网产业的潮流。但是,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实施过程中,真正的者不是这些互联网企业,而是来自制造领域的大公司",李培根认为,德国有西门子、博世,美国由GE领衔,日本则是三菱,中国则有海尔,这家企业已经推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平台COSMO,并将用户带入互联网。
 
  梳理制造行业过去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先后诞生了以福特为代表的大规模制造模式、西门子为代表的德国制造工艺,以及丰田为代表的日本精益制造模式。随着,互联网时代来临,以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模式成为了产业发展新方向,制造企业开始站到同一起跑线上,这为以海尔为首的中国制造巨头在智能时代从跟随到领跑的超车,提供了新的机会。
 
  在长期关注智能制造的业内人士看来,近年来,围绕智能制造,一大批来自美国、德国的企业,都在市场上进行技术、标准和体系的布局,都想占领中国这个大的制造市场,都希望将中国制造纳入到德国工业4.0,或者美国工业互联网的体系之中。但是,以海尔为首的中国企业,有别于美国GE、德国西门子,而是直接将智能制造与用户连接起来,让用户成为智能制造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在2016智能制造高峰论坛暨家电业智能制造创新战略联盟大会上,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物联网研究中心主任胡静宜对外发布,以海尔互联工厂模式输出的国家和家电业智能制造标准框架体系。这一体系正是承接国家智造模型,构建的覆盖全架构、全周期、全业态的互联工厂模式和标准体系,意在实现产消合一。
 
  正如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家电业制造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杨海成所说的,"在智能化发展的新时代,中国企业要超越,要成为真正的者,就要建立自己的真正竞争力。海尔作为中国制造的大企业,以开放、共创的理念在家电业发起智能制造创新战略联盟,可以说为中国制造智能联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原标题:中德美争霸家电智能制造,谁能赢得这场未来之战?)
我要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