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企业动态】在第十六届中国西部博览会(西博会)专业峰会——2016智能制造—工业4.0中德论坛上,作为西部一个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长虹“基于个人化定制的家电智能制造数字化虚拟工厂样板建设”项目成为关注热点,目前该项目推进顺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记者从长虹获悉,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同济大学以及国内主要彩电企业等,已经搭建完成国内彩电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中德试点示范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我们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同济大学以及国内主要彩电企业等,已经搭建完成国内彩电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长虹相关负责人在“2016智能制造—工业4.0中德论坛”上透露了这一消息。同时,长虹牵头起草了信息系统安全、制造执行系统集成应用、云服务平台技术要求、传感器(无线)网络技术规范等标准。
结合大企业自身技术、产业优势,有效整合产学研等社会资源,是承接、实施国家重大项目的有效途径。据上述负责人介绍,长虹与同济大学深度协作,依托“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引进德国西门子数字化虚拟仿真验证平台,结合自身核心技术与能力,消化吸收德国“工业4.0”CPS(信息物理系统)技术,已经完成彩电智能制造方案设计,正推进数字化虚拟工厂样板建设。
与会专家纷纷对长虹在试点示范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表示肯定。有专家表示,长虹通过引进、吸收德国“工业4.0”的优势经验和技术,建立彩电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未来成功打造数字化虚拟工厂样板,不仅将进一步提升长虹自身的整体制造能力,同时也将促进传统制造业智能制造的落地实施,为行业做好示范带头作用。
夯实“智造”实力,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除了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阶段性成果外,本届西博会上,长虹还向公众集中展示了“多阶段混联离散型生产模式”、“生产线布局参数优化设计模型”、“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制造信息系统”等一系列智能制造科研成果。
“借助生产信息化系统改造、自动化设备改造等手段,实现工厂信息集成、智能设备集成和价值链集成,综合效率提升30%以上,人均产值提升20%以上。目前,长虹智能制造经验已在长虹多媒体、空调、模塑、鑫昊以及加西贝拉等多个子公司的工厂进行推广实施。”上述负责人表示。
长虹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持续突破和创新,获得了国内外广泛认可,承担国拨项目37项,其中重大项目6项,同时,也是工信部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单位、首批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实施单位。今年8月,长虹与机器人制造商ABB在成都共建了机器人应用联合实验室,进军工业机器人领域。
据了解,为了更有效推进智能制,长虹于今年年初组建成立了四川长虹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已在家电、军工、教育、酒类、家居等行业收获多个订单,今年对外智能制造服务营收有望突破1亿元,未来三年有望突破5亿元。
(原标题:长虹联合工信部构建国内彩电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