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 互联网将面临3大改变

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 互联网将面临3大改变

2016-11-11 09:51:59来源:物联中国 编辑:一不做 关键词:人工智能乐视互联网阅读量:30393

导读:随着AI技术的日趋成熟,诸如无人机物流配送、自动驾驶汽车、家庭机器人等在内的人工智能应用,将彻底改变人们生活方式。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随着AI技术的日趋成熟,诸如无人机物流配送、自动驾驶汽车、家庭机器人等在内的人工智能应用,将彻底改变人们生活方式。
  
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 互联网将面临3大改变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成为时尚和潮流。AI技术和应用覆盖工业、农业、商业、交通、医疗等多个领域,对社会资源优化和效率提升带来了极大的帮助。随着AI技术的日趋成熟,诸如无人机物流配送、自动驾驶汽车、家庭机器人等在内的人工智能应用,将彻底改变人们生活方式。
  
  无论在PC时代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驱动始终是发展的关键。技术驱动乏力时,会直接制约商业模式的创新,进而影响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而人工智能作为IT领域重要的技术力量,催生商业模式的创新,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据相关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24年人工智能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06亿美元,约为2700亿元人民币,而2015年只有490亿元,不足8分之一,整个人工智能市场未来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人工智能通过数据、算法、计算场景等技术基础由互联网向多个领域展开渗透。不难理解,这也是为何巨头将人工智能放到如此之高的位置。近年来如谷歌、微软、亚马逊等巨头不断加强对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投入,以此抢占下一个风口,可以说人工智能已上升到各大公司的战略层面。
  
  乐视在年初的发布会上,给人们带来这样的一幅场景:当你对手机下达取车语音命令后,你的无人驾驶汽车会开到你面前,根据实际路况,智能推荐快路线送你回家。你所做的只需要坐在车里听着音乐、看着视频解放双手,感受这辆自动驾驶汽车带来的乐趣。
  
  手机成为生活助理移动互联新生活指日可待
  
  在移动互联时代,手机是重要入口,它可以实现集生活、工作、娱乐等一站式功能服务。今天,人工智能已悄然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人工智能和手机的结合,将以全新的产品形态,成为用户的贴身助理,打造更加便捷智能化的移动生活服务。
  
  随着以微信、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移动支付普及,人们的移动支付习惯也在逐渐养成,一部手机可以在各类场景下完成支付功能。手机支付在带来便捷性操作的同时,也会存在支付风险。面对这一问题,有关公司正在着手开发人脸识别支付功能,希望借助人工智能视觉识别及图像处理等技术,可以在实名认证、重置密码、换绑手机、风险支付校验等环节陆续实现该功能应用,做到简化操作并提升安全系数。
  
  除了对消费支付方式的改变,人工智能语音应用技术还将改变人们从手机获取和接受信息的方式。通过语音搜索、自然语言翻译等交互方式,人工智能手机所能覆盖到的应用人群类别及数量将会进一步提升。例如一些老年群体会出现手工输入文字不便的情况,只需通过语音说出自己的需求,人工智能就能自动识别进行搜索处理给予应答。
  
  人工智能手机还将基于深度学习和大数据技术支持,在复合式场景下学习用户行为和习惯,成为用户移动贴身助理。例如用户在出行和起居习惯上,分析确定用户的家庭地址和办公地址,同时智能分析不同情景下的系统设置需要,自动进行调整,比如:根据环境调整音量;判断是否开启应用锁;WLAN和数据流量的动态管理等等。
  
  据了解,作为早布局人工智能技术的企业之一,乐视已实现了在AI手机领域的相关应用。以“纵贯生态、横跨终端”为著称的乐视手机EUI交互系统,从诞生之日起就带着浓浓的人工智能基因,“意识流体验”“打破应用边界”“千人千面”“所想即所得”等颠覆式理念就是人工智能UI的前奏。EUI通过打破边界,让操作完整而流畅,对不同个体的精细化服务,赋予了手机专属的服务管理者角色。而这些指引性的创新理念,就是“人工智能”理念的直接体现。
  
  人工智能早已是EUI的发展依据和方向,经过多年的布局和积累,EUI已经积累了充足经验的和实力,向人工智能全面蝶变。人工智能EUI基于强大的云计算及大数据平台,将具备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基础功能,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那么EUI将不再是用户获取内容的工具,而是智能的生活助手,为用户打造全新的互联网生态生活方式。而日前,有关媒体已爆出乐视将于近期召开人工智能战略发布会,向来以颠覆和创新著称的乐视将会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怎样的表现,一切只能等到发布会揭晓。
  
我要评论
  • 夯实学校人工智能教育 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无论是培育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人才、激发人工智能环境中广大青少年的创新潜力,还是提升智能时代公民的适应力,都需超越传统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
    人工智能教育
    2025-05-08 17:26:13
  •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持续投资布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基础层、模型层及应用层不断升级优化,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据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广泛融合。
    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2025-05-04 09:58:02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 从“原子”到算法!人工智能领域的“元素周期表”诞生

    研究团队发现,处于同一“主族“的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与核方法)具有相似的数学内核,而位于相同“周期“的算法(如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则共享相近的泛化能力图谱。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2025-04-27 17:01:21
  • 7月,低空巨头云集北京,共探无人机应用及防控

    “2025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作为中国华北地区无人机及无人系统领域首屈一指的风向标盛会,将于2025年7月5-7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隆重举办。
    无人机无人机应用无人系统
    2025-04-27 14:52:06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