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着眼当下眺望未来 2017年技术趋势分析

着眼当下眺望未来 2017年技术趋势分析

2016-11-16 10:50:48来源:InfoQmp 编辑:二不休 关键词: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计算阅读量:31311

导读:近日,Gartner公司着重介绍了在2017年对多个组织具备战略意义的重大科技发展趋势。让我们逐一看看Gartner预测的技术趋势并进行分别简单地分析。
  【中国智能制造网 技术前沿】近日,Gartner公司着重介绍了在2017年对多个组织具备战略意义的重大科技发展趋势。让我们逐一看看Gartner预测的技术趋势并进行分别简单地分析。
  
  着眼当下眺望未来 2017年技术趋势分析
  
  Gartner日前发布了2017年技术趋势报告,在其定义下,这些趋势在未来五年内将迅速增长、高度波动、预计达到临界点。但真的是这样吗?
  
  近日,Gartner公司着重介绍了在2017年对多个组织具备战略意义的重大科技发展趋势。分析师在座无虚席的GartnerITxpo座谈会介绍了他们的发现。这次发布的技术趋势报告,可以总结概括为:
  
  「以智能为中心,通过数字化实现万物互联。」
  
  Gartner将战略科技发展趋势定义为具有颠覆性潜力、脱离初级阶段且影响范围和用途不断扩大的战略科技发展趋势,这些趋势在未来五年内迅速增长、高度波动、预计达到临界点。
  
  “2017年战略科技发展趋势为Gartner智能数字网(IntelligentDgitalMesh)提供了舞台。”Gartner副总裁兼研究员DavidCearley说,“这趋势中,前三个趋势体现了‘智能无处不在’,数据科学技术和方法如何演化,向先进的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发展,以将智能物理和基于软件的系统应用于机器学习和自适应。接下来的三个趋势聚焦数字世界,物理和数字世界日益纠缠。而后四个趋势则着眼于智能数字网络所需的平台和服务网络。”
  
  让我们逐一看看Gartner预测的技术趋势并进行分别简单地分析。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由许多科技和技术(例如,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自然语言处理(NLP))组成。更先进的技术超越了传统的基于规则的算法,以创建理解、学习、预测、适应和潜在地自主操作的系统。这就是智能机器出现“智能化”的原因。
  
  “应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带来了一系列智能实现,包括物理设备(机器人,自动车辆,消费电子)以及应用和服务(虚拟个人助理(VPA),智能顾问)”。Cearley说,“这些实现将表现为新一类的智能应用和物件,以及为广泛的网格设备和现有的软件和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嵌入式智能。”
  
  分析: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产生嵌入式的AI技术,能够支持业务流程、模型,以及从一开始就被定义为企业中“智能”模块的应用。另外,资金也是个大问题。
  
  智能App
  
  诸如VPA的智能App执行人工助手的一些功能,使日常任务更加容易(例如,优先考虑电子邮件)及其用户效率的提高(突出重要的内容和交互)。其他智能App(如虚拟客户助理(VCA))更加专注销售和客户服务等领域的任务。因此,这些智能App有可能改变工作的性质和工作场所的结构。
  
  “在未来10年,几乎每个应用程序和服务都将包含一定水平的人工智能。”Cearley说,“这将成为长期趋势,不断发展和扩大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应用和服务。”
  
  分析:这对一些企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遇,目前在应用、基础设施和设备上的智能分量越来越重。运用智能应用的形式是通过新的智能特性嵌入到某一行业的现有应用程序中。麦当劳生产汉堡包运用了智能App,对汉堡包面包生产的监控由人工专为自动化,能够提高并保证质量。
  
  智能应用还拥有数据和分析的优势,如,每分钟通过照片分析超过1000个面包来检查颜色、形态和芝麻分布,并根据分析结果不断自动调整烤箱和流程,以保证生产好的汉堡包面包。其带来的结果显而易见:避免了浪费,每年节省数千万元;加速生产并节约能源;减少人工成本。
  
  智能应用对其他行业也有显著的价值,比如医学顾问。凯特琳癌病中心肿瘤学顾问,应用智能App可带来高价值的用户,并能解决复杂的问题,整理杂乱、非结构性和重复内容,并带给用户高影响力的结果。
  
  智能事物
  
  智能事物指的是超越刚性编程模型的物理实体,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来实现行为,与周围环境和人们交互更加自然。作为智能事务,如无人机,自动车辆和智能家电的不断普及,Gartner预计单独的智能物件将演变为协作的智能物件模型。
  
  分析:智能事物的预测,就是认为在可以预期的未来,任何事物都可以智能化,比如消费者产品、医疗产品、嵌入式产品等等。但这个预测已经滞后了,现在已经有这方面的产品,甚至都具备了可用性。比如Google、Uber研发的应用在通用道路的自动车辆;运用在特定环境的自动驾驶汽车:如无人收割机等;以及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比如零售机器人、迎宾机器人等等。
  
  除了上述智能事物的形式外,还有协同智能。
  
我要评论
  • 夯实学校人工智能教育 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无论是培育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人才、激发人工智能环境中广大青少年的创新潜力,还是提升智能时代公民的适应力,都需超越传统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
    人工智能教育
    2025-05-08 17:26:13
  • 2025年云计算:各行业如何借助云技术实现突破?

    云计算的新兴趋势预示着它将变得更加智能、多样化、强大和环保。到2025年,预计超过85%的企业应用程序将是基于云的,从根本上改变商业模式和战略。
    云计算
    2025-05-06 11:40:46
  •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持续投资布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基础层、模型层及应用层不断升级优化,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据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广泛融合。
    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2025-05-04 09:58:02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 从“原子”到算法!人工智能领域的“元素周期表”诞生

    研究团队发现,处于同一“主族“的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与核方法)具有相似的数学内核,而位于相同“周期“的算法(如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则共享相近的泛化能力图谱。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2025-04-27 17:01:21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