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动力电池市场投资热度不减 产业逐步进入淘汰期

动力电池市场投资热度不减 产业逐步进入淘汰期

2016-11-18 09:08:20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编辑:一不做 关键词:动力电池锂电池新能源装备阅读量:28967

导读:业内人士分析称,今年受政策影响,新能源电池等产业链也受到波及,但是长远来看,业界对新能源产业仍然充满信心,因此今年延续了去年的投资热潮。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业内人士分析称,今年受政策影响,新能源电池等产业链也受到波及,但是长远来看,业界对新能源产业仍然充满信心,因此今年延续了去年的投资热潮。
  
动力电池市场投资热度不减 产业逐步进入淘汰期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爆,相关配套产业链企业也迎来了春天。经过2015年的投资热潮之后,2016年上下游公司依然在这一领域加大投资筹码,尤其是进行动力电池的扩产。
  
  业内人士分析称,今年受政策影响,新能源电池等产业链也受到波及,但是长远来看,业界对新能源产业仍然充满信心,因此今年延续了去年的投资热潮。
  
  2016年,比亚迪、中信国安盟固利、亿纬锂能等多家新能源企业均有扩产动作,以应对持续上涨的需求,动力电池的表现也较为亮眼。
  
  与此同时,今年新能源政策也主要聚焦于补贴和电池生产的准入等方面,规则的细化对动力电池产业也提出了许多要求。在这种趋势下,跟风进行投资的不合格产品将面临更残酷的市场竞争。
  
  投资热度不减
  
  今年以来,伴随着“骗补”调查与补贴暂停,新能源车销量受到了较大影响。9月,中汽协已将全年销量预期由此前的70万辆调至50万辆。新数据显示,前10个月累计销量为33.7万辆。
  
  一家电池企业的内部人士表示,“今年受政策影响,电池厂商出货没有预期的那样多,但是投资热潮仍然在持续。”
  
  据不完全统计,比亚迪青海锂电池项目以及动力电池材料生产及回收项目于10月底开工;6月份,盟固利与天津签订电池项目投资协议;亿纬锂能动力电池产能快速扩张,二期规划建设2.5GWh三元与0.7GWh磷酸铁锂,预计2017年一季度投产。
  
  清科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2016年三季度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数据统计结果显示,三季度汽车行业的投资总额迅速增长,跃居行业第三位,达到107.42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配件制造和汽车互联网平台均为汽车行业热点投资领域。
  
  盟固利市场营销部项目经理王志阔也表示,“整个行业还是看好未来新能源的趋势,所以都在加大投资,为未来的需求做准备。从7月份开始,虽然政策尚未明朗,但是不少客车企业已经恢复订单,盟固利已经进入满负荷运转状态。”
  
  与此同时,动力电池的投资收益也较为可观。以上市公司亿纬锂能为例,三季报显示,公司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6.27亿元,同比增长86.21%,较二季度环比增长43.8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980万元,同比增长118.28%,环比增长36.01%。
  
  进入产业淘汰期
  
  与新能源汽车一样,新能源供应链的发展也只有短短几年时间,主要依靠政策和资本驱动而迅速发展。在资本大规模进入之后,产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开启了优胜劣汰机制。
  
  中投顾问发布的研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动力电池市场现状分析》显示,2015年,有20余家整车、动力电池以及其他相关企业计划或已经投产动力电池以及上游原材料领域,少则数十亿元,多则上百亿元。新能源产业链的投资热潮,在2015年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在这股投资热潮背后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不少充电桩企业经过初期的大规模建设和圈地之后,今年开始出现充电桩荒废、利用率低等状况;而动力电池企业今年经过几次政策调整,将面临的是更多细化规则的限制。
  
  政策调整方面,王志阔表示,“电池行业受政策影响太大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目前新的补贴政策还没确定,企业间流传着很多说法,大家也都还在观望。”
  
  就规则细化而言,今年3月份,工信部正式发布《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新能源车型推广目录与《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捆绑,即采用没有进入目录的电池新能源汽车产品无法获得补贴,虽然随后又表明并非简单“挂钩”,但是其中仍会有许多相关限制。
  
  中汽研7月份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析和提示》显示,在动力电池方面,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配套的动力电池生产单体企业约200家、系统企业约300多家,但截至今年6月份,四批进入目录的企业只有57家。
  
  此前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的电池企业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可以想见,未来随着规则的进一步细化和调整,动力电池制造企业将面临进一步的洗牌。
  
  (原标题:动力电池产业投资热度不减行业洗牌加速)
我要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