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无人机“黑飞”几时休 细数无人机“炸机”缘故

无人机“黑飞”几时休 细数无人机“炸机”缘故

2016-11-23 10:29:01来源:镁客网 编辑:大Z 关键词: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扑翼无人机阅读量:29820

导读:近些年,自无人机面世以来,由其引起的事故不胜其数,轻则只是炸机,重则威胁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近些年,自无人机面世以来,由其引起的事故不胜其数,轻则只是炸机,重则威胁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美国联邦航空局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自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这段时间,总计发生了583起无人机事故。纵然无人机引起的多是一些小事故,但其潜在的危险性依然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无人机“黑飞”几时休 细数无人机“炸机”缘故
  无人机引发事故的多种原因
  
此前,大疆无人机频频炸机,雷军直播发布小米无人机时,无人机突然径直降落,迪拜机场两度遭到无人机的误闯,被迫停止工作……一般而言,无人机引起事故的起因不外乎三种,一种是由无人机本身系统或是软硬件等方面的引起的,一种是操作者操作不当引起的,还有一种就是外部环境所致。

由于无人机本身引起事故的缘由主要分为飞行控制系统、无人机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电池。比如小米无人机直播中的炸机现象,事故后,虽然小米工作人员表示这是低电量下的自动降落,但是一般无人机在低电量时会自动返航。并且,我爱模型资深评论人士高登辉点出,从画面看,小米无人机炸机的时候是极速往下掉,指示灯也没有进入保护状态,应该是电池本身的问题。当然,除了电池,系统设置也是一个问题所在。

为了防止无人机的威胁,不少国家都出台了相应的无人机管制条例,包括飞行的高度、禁飞区域等,然而,纵使如此,也依然阻挡不了“黑飞”的出现,尤其是航拍无人机。在无人机事故中,非法闯进机场、与飞机并头前进等事迹常常见诸报端,哪怕是一只小鸟,其对飞行中的飞机所造成的伤害也是不容小觑的。像在2014年7月,一架无人机险些撞上一辆从伦敦希斯罗机场开出的A320空中巴士,该飞机当时离地面约为700英尺(约213.36米),又或者之前大疆的炸机事件,经调查,其中八成事故为新手操作不当所致。

在飞行过程中,周边环境也是无人机飞行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据澳洲墨尔本理工大学和埃迪斯科文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在2006年-2016年期间澳大利亚发生的150起无人机事故中,64%的事故是由于无人机失灵造成,其中又以通信故障问题占比大。无人机主要依靠无线传输进行导航和控制,而无线传输极易受到磁场和距离的干扰,也就为无人机的操作增添了一层隐患。另外,据知情人透露,此次Facebook无人机的结构性损坏的原因除了起落架的缺乏之外,当时强于预期的风力也是一个原因。

避免无人机威胁,花招百出
  
对于无人机本身的问题,我们只能将之交于提供商解决,而操作以及环境方面的问题,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都是可以予以掌控的。

在国家方面,鉴于无人机的潜在危险性,不少国家或地区都出台了无人机的相关条例,比如美国的FAA,不仅规定了商用无人机的飞行范围、高度、视距等,也将操作者的资格纳入了考核范围。不过,都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即使做出了罚款条例,也依然阻挡不了人们对于“黑飞”的跃跃欲试。

为此,有些国家也做出了一些应对政策,像日本,做出了用渔网捕捉黑飞无人机的实例,自此,美国、荷兰等地也纷纷推出类似的政策,通过各种各样的设备来捕捉和控制无人机,就在近日,上海交大也研发了一套针对无人机的“网捉”系统。

除了网捕,受到荷兰警方成功尝试使用老鹰抓无人机的启发,法国军方想出了一个新奇的办法——通过训练老鹰来应对非法进入市区上空的无人机。据法国一名空军将领兹莫尔曼表示:“这些老鹰从数千米之外就能识别出无人机,并将其截获。”目前,有4只金鹰正在训练当中。

此外,在捕捉无人机方面,还有无人机狙击枪、激光枪等武器。不过,鉴于战场与城市的区别,某些方法并不适用于城市。

在预防危险方面,通过政策和相关行动,国家做的已经够多了,剩下的只在操作者个人了。按照一般情况,在卖出无人机产品时,商家都会给买家进行一个简要的培训。但是,鉴于目前无人机市场的混乱,人们往往会忽略“培训”这一必要步骤,由此造成因操作不熟练发生的炸机事故频发。另外,一些玩家本身常常忽视说明书或是无人机条例,明知故犯的情形并不少见。

有人说,无人机都是一路炸过来的,可见,无人机炸机事件还是比较常见的。但是,若只是无人机本身的问题也就罢了,更多的事故都是由于操作者的不当操作造成的。为了降低无人机的潜在威胁性,在技术厂商提升相关技术的同时,无人机规定的出台完善以及操作者的自身约束显得更为艰难和重要。

    (原标题:Facebook的Aquila遭查,无人机事故频发皆因哪般 )
我要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