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信产业再传捷报 5G话语权将大幅提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表示,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5G发展,积极推动5G技术标准与产品研发。据闻库介绍,我国于2016年1月份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并于9月份顺利完成5G技术研发试验阶段测试。
为支撑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统一5G标准,同步推进5G概念样机设备开发,培育5G产业链,我国从2016年9月份至2017年9月份开展5G研发技术试验第二阶段系统验证测试。第二阶段测试工作将基于统一的设备规范和测试规范,面向5G典型场景开展测试。
事实上,我国长久以来在推进5G标准上的努力并没有白费,近日5G通信领域好消息不断。其中火热的话题无非是我国主导推动的Polar码被3GPP采纳为5GeMBB(增强移动宽带)控制信道标准方案,这是我国在5G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和标准化上实现的重要进展。
而在Poloar码之后,中国移动再传捷报。在3GPP会议上,中国移动牵头的“下一代系统架构设计”正式通过。历经一年多的前期研究,中国移动牵头的5G系统架构在本次会议上开启正式标准化。该项目将制定《5G系统总体架构及功能》及《5G系统基本流程》两个基础性标准,预计在2017年12月完成。
该项目得到了60多家厂商的支持,几乎涵盖了通信领域的所有厂家。“5G系统设计,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不适合由设备商牵头,运营商更适合,”知情人士介绍,“在几大运营商中,移动的技术实力比大部分都强一些,能够获得绝大多数人的认可。”该项目将由来自的设备商、运营商共同推动,中国移动负责掌舵。
针对我国在5G领域取得的进步,大量媒体将其解读为“拿下5G时代”。但是,事实是否是这样?无论是LDPC,还是如今的Polar,他们的发明均不属于中国本土。而且直至被5G采纳,谁也不敢笃定是高通还是华为,抑或是其他人将成为终的霸主。
此外,5G标准的统一需要各方合力,仅靠一家独大是无法实现的。如今,通信业已达成共识:5G要形成一个统一标准。但不可否认的是,标准之争牵涉巨大的商业利益,要达成的同一并非易事。在化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或是任何一个公司想要“碾压”对手,形成“一家独大”的格局显然是不可能的。要形成统一的5G标准,不仅需要有关各方贡献新的研发成果,还要尽可能团结大多数,必要时还需作出适当的妥协与让步。
所以,仅凭中国主导的Polar被采纳就断言中国已经“拿下5G时代”未免为时过早,但我们也应看到华为等中国通信企业在5G领域的不懈努力,这足以说明中国通信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迈进,如今已经在5G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话语权,也为未来统一5G标准的道路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