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中国通信产业再传捷报 5G话语权将大幅提升

中国通信产业再传捷报 5G话语权将大幅提升

2016-11-23 14:14:20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未闻花名 关键词:5G无线通信华为阅读量:44959

导读:如今,5G技术标准研制正在进一步加速,预计未来一年将是5G技术标准形成的关键阶段,而中国力量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每一项标准的确立,都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磨合与抉择。与其他产业不同的是,通信行业标准需在范围内达成统一,以建立可以在互联的网络,这也意味着通信标准的制定需要多方协同合作,仅靠任何一方都是无法完成的。
  
中国通信产业再传捷报 5G话语权将大幅提升
 
  如今,5G技术标准研制在逐步加速,预计未来一年将是5G技术标准形成的关键阶段。11月20日,IMT-2020推进组在北京正式发布了5G技术研发试验第二阶段的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凝聚了国内外产业力量,有助于推动5G统一技术标准的形成,助力5G产业链合作与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表示,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5G发展,积极推动5G技术标准与产品研发。据闻库介绍,我国于2016年1月份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并于9月份顺利完成5G技术研发试验阶段测试。
  
  为支撑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统一5G标准,同步推进5G概念样机设备开发,培育5G产业链,我国从2016年9月份至2017年9月份开展5G研发技术试验第二阶段系统验证测试。第二阶段测试工作将基于统一的设备规范和测试规范,面向5G典型场景开展测试。
  
  事实上,我国长久以来在推进5G标准上的努力并没有白费,近日5G通信领域好消息不断。其中火热的话题无非是我国主导推动的Polar码被3GPP采纳为5GeMBB(增强移动宽带)控制信道标准方案,这是我国在5G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和标准化上实现的重要进展。
  
  而在Poloar码之后,中国移动再传捷报。在3GPP会议上,中国移动牵头的“下一代系统架构设计”正式通过。历经一年多的前期研究,中国移动牵头的5G系统架构在本次会议上开启正式标准化。该项目将制定《5G系统总体架构及功能》及《5G系统基本流程》两个基础性标准,预计在2017年12月完成。
  
  该项目得到了60多家厂商的支持,几乎涵盖了通信领域的所有厂家。“5G系统设计,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不适合由设备商牵头,运营商更适合,”知情人士介绍,“在几大运营商中,移动的技术实力比大部分都强一些,能够获得绝大多数人的认可。”该项目将由来自的设备商、运营商共同推动,中国移动负责掌舵。
  
  针对我国在5G领域取得的进步,大量媒体将其解读为“拿下5G时代”。但是,事实是否是这样?无论是LDPC,还是如今的Polar,他们的发明均不属于中国本土。而且直至被5G采纳,谁也不敢笃定是高通还是华为,抑或是其他人将成为终的霸主。
  
  此外,5G标准的统一需要各方合力,仅靠一家独大是无法实现的。如今,通信业已达成共识:5G要形成一个统一标准。但不可否认的是,标准之争牵涉巨大的商业利益,要达成的同一并非易事。在化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或是任何一个公司想要“碾压”对手,形成“一家独大”的格局显然是不可能的。要形成统一的5G标准,不仅需要有关各方贡献新的研发成果,还要尽可能团结大多数,必要时还需作出适当的妥协与让步。
  
  所以,仅凭中国主导的Polar被采纳就断言中国已经“拿下5G时代”未免为时过早,但我们也应看到华为等中国通信企业在5G领域的不懈努力,这足以说明中国通信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迈进,如今已经在5G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话语权,也为未来统一5G标准的道路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推进作用。
我要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