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3D打印纳米结构再现结构色彩 或将取代有毒颜料

3D打印纳米结构再现结构色彩 或将取代有毒颜料

2016-11-25 13:36:08来源:3D打印智造网 编辑:沐子飞 关键词:3D打印3D打印材料3D打印系统阅读量:28946

导读:使用重叠的3D打印纳米结构,会折射光线从而产生动态的色彩效果,该技术终可能会帮助替代包装、工业应用甚至化妆品中的有毒颜料。
  【中国智能制造网 技术前沿】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再现蓝色狼蛛和孔雀的“结构色彩”的方法。他们使用重叠的3D打印纳米结构,这种结构会折射光线从而产生动态的色彩效果,该技术终可能会帮助替代包装、工业应用甚至化妆品中的有毒颜料。

3D打印纳米结构
  
  结构着色不同于颜料着色,是通过干扰自然光的极小“结构化”表面来产生颜色。例如,孔雀羽毛实际上是棕色的,但其细脊中的图案结构使其反射出生动的蓝色和绿色。当使用新的3D打印方法来生产时,结构色看起来更加生动并且比传统颜料更持久,同时还具有无毒的优点。
  
  结构色能根据不同的视角而改变色调和晕彩,就如同CD的下侧一样,这是一个迷人但通常不讨喜的效果。为了产生稳定的颜色,制造商一直在设法使这种效果小化,但不是很成功。然而,在自然界,臭名昭著的蓝色狼蛛(以及孔雀和翠鸟)可以毫不费力地做到这一点,它们奇妙的生理机能帮助KIT研究人员了解到稳定的结构色的秘密,研究人员着重研究了狼蛛,并发现其身上的绒毛形成了许多花状的多层结构。
  
  KIT团队分析了狼蛛结构颜色的反射行为,然后再用纳米级3D打印机打印出绒毛。不满足于只复制蓝色狼蛛的颜色,他们想找到一个能再现所有颜色且具商业可行性的3D打印解决方案。通过与在比利时和美国的团队合作,KIT科学家改进了一个模型来产生任何选定的结构色。即使在160度的视角下,这些结构色也是一致的。目前,这是在合成色上所实现的大视角,而灵感来自蓝色狼蛛的花状结构也具有潜在的商业可行性。
  
  通过改变花状结构(径长仅为15微米)的尺寸,研究人员发现他们能随意改变颜色。这是材料和色彩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大进步,可能会改变纺织业和包装业。从长远来看,甚至还可能对化妆品行业产生重大的影响,虽然有些遥远。
  
  虽然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有效的模型,但仍然有一个关键的问题阻碍着结构色的普遍化。现在,世界上只有少数几家公司和机构能提供纳米级3D打印。KIT的Hendrick Holscher博士承认,他们不可能满足商业应用上的潜在需求,即使可以,从成本上来看现在也不是很划算。
  
3D打印纳米结构
 
  幸运的是,随着3D打印行业的快速发展,KIT团队认为纳米级3D打印设备的相对短缺只是一个暂时性问题。不久前,纳米级3D打印还只是一个梦想,但现在,美国橡树岭实验室正在大力研究聚焦电子束诱导沉积(Focused Electron Beam Induced Deposition)打印,哈佛大学拥有纳米级系统中心,的公司和大学正在努力开发自己的解决方案。因此,纳米级3D打印的普遍化和商业化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一旦技术跟上,所有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据研究人员说,结构色的另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创建非晶纳米级结构,这种结构可根据视角而改变光的折射的。在未来,当3D打印行业可以生产出市场价合适的纳米级打印件时,这将是一种有趣的方案。目前,KIT团队坚信,在结构色的商业应用中,花状结构是具成本效益和可行性的一种模型。
  
  (原标题:科学家使用重叠的3D打印纳米结构再现“结构色彩”)
我要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