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三星爆炸门获新进展 “迷你灭火器”能否救场

三星爆炸门获新进展 “迷你灭火器”能否救场

2017-01-18 08:42:07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未闻花名 关键词:智能手机人工智能无线通信阅读量:47438

导读:随着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融合,智能生活有望在不久之后成为现实,这将为手机行业带来全新的行业机遇和挑战。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随着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融合,智能生活有望在不久之后成为现实,这将为手机行业带来全新的行业机遇和挑战。业内人士表示,智能手机市场的下一次爆发,需要一场革命性的技术变革来破局。


三星爆炸门获新进展 “迷你灭火器”能否救场

 
  日前,IDC发布智能手机市场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4.5亿部,同比增幅为0.6%,智能手机市场开始趋于饱和。虽然数据显示4G智能手机的同比增幅依然达到了21.6%,但无法否认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期已经结束,并开始进入缓慢甚至停滞增长期。与此同时,近日三星智能手机起火事件的新动态又将安全问题提上话题日程。
 
  三星Note7爆炸事故又有新进展
 
  早在去年9月,三星宣布召回250万部Note 7手机,当时公司认为起火原因是供应商Samsung SDI的制造工艺存在问题。但在三星为用户替换新Note 7之后,同样发生起火事故。于是,三星不得不停售这款产品,公司第三季度营业利润也因此锐减了6.1万亿韩元。
 
  近日,据知情人士透露,三星电子对部分Galaxy Note 7手机起火事故的调查已经得出结论,公司认为电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知情人士称,三星电子可能会在1月23日即公司发布第四季度财报的前一天公布调查结果。届时可能会由三星移动业务主管高东镇来公布调查结果,同时宣布公司将会采取哪些举措来避免以后发生类似的问题。
 
  投资者和分析师们认为,三星必须拿出有说服力的和详细的证据来解释Note 7手机起火的原因,并且说明以后如何避免再发生类似的问题,否则它就无法重新获得消费者的信任,这对三星来说很重要。
 
  这宗事故可以算是技术行业历史上规模大的产品安全事故之一。为尽快从事故阴影中走出来,三星电子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发布新旗舰Galaxy S8。虽然目前还不清楚三星的智能手机业务今年的表现会怎么样,但是预计随着内存芯片价格的上涨和OLED屏幕销量的增长,三星智能手机业务今年的利润将大幅增长。
 
  智能手机“迷你灭火器”新鲜出炉
 
  自三星手机爆炸事故后,公众的对于智能手机的信任度可谓是一降再降。为缓和当前智能手机安全问题所引发的紧张形势,一种手机“迷你型灭火器”应运而生。
 
  据《新科学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斯坦福大学崔屹团队在新锂电池设计中,将人们熟悉的阻燃剂PPT(即磷酸三苯酯)用超薄聚合物材料密封成胶囊,这种分离装置放在正负极之间但与电解液隔离,只有受热到一定温度时,聚合物胶囊外壳融化,阻燃剂才会释放到电解液中,既能防止电池燃爆,又不会降低其性能。
 
  在电池正常工作时阻燃剂“宅”在塑料纤维胶囊内,当温度升到150℃后,胶囊外壳融化,阻燃剂紧急“灭火”。实验表明,当把胶囊放入燃烧起来的电池液中,它们能在不到半秒(0.4秒)时间内快速融化并释放阻燃剂成功灭火。将胶囊植入商用锂电池后检测发现,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没有丝毫降低。
 
  崔屹表示,如果这种胶囊的实验室表现能在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锂电池甚至能可靠地用到电动汽车和电动飞机中。但有科学家质疑认为,胶囊“灭火器”的使用寿命才是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必须与一般电动车使用10年到20年的期限匹配。“我们已经进行过相关测试,这种胶囊在反复充放电360次后,只有少量阻燃剂泄漏到电解液中。至于使用多长时间后阻燃剂泄漏量终会影响到电池性能,还需进一步研究。”
我要评论
  • 夯实学校人工智能教育 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无论是培育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人才、激发人工智能环境中广大青少年的创新潜力,还是提升智能时代公民的适应力,都需超越传统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
    人工智能教育
    2025-05-08 17:26:13
  •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持续投资布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基础层、模型层及应用层不断升级优化,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据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广泛融合。
    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2025-05-04 09:58:02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 从“原子”到算法!人工智能领域的“元素周期表”诞生

    研究团队发现,处于同一“主族“的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与核方法)具有相似的数学内核,而位于相同“周期“的算法(如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则共享相近的泛化能力图谱。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2025-04-27 17:01:21
  • 宾利发布突破性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系统并不能完全取代宾利训练有素的工匠的技艺。通过自动化人工检测流程,该系统能够提供最高品质的皮革,工匠们可以用它来打造精致的手工缝制细节。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2025-04-27 14:42:55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