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物联网概念在范围内开始被认可,并成为新一轮产业以及技术变革的驱动力。在国内,物联网产业逐渐成为经济转型的新引擎,物联网标准的制定也正在提速。
物联网渗透率偏低 国内行业标准制定再提速
2016年9月,软银宣布完成320亿美元收购ARM的交易。这是2016年以来科技市场大的并购交易之一,也是物联网乃至整个ICT领域一件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它明确地告诉全世界——我们已经正式进入物联网时代了。
尽管如此,目前物联网的渗透率并不高。据Berg Insight的数据显示,目前物联网的平均渗透率只有3%左右。其中,北欧的渗透率较高,达到20%左右,其他大部分欧美发达国家的渗透率低于10%,而中国作为经济体量大的发展中国家,物联网的渗透率不足5%。
而且在之前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物联网渗透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智能可穿戴设备与智慧家庭领域,但由于用户使用习惯的局限,其发展现在已经明显放缓。从掌握的数据来看,目前公共服务领域,包括智能水表、智能电表、智能路灯以及智能电梯等成为了物联网渗透的重点。
反观中国,我国物联网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成为经济快速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在物联网的标准体系和系统架构的下,已从萌芽期、导入期,正逐步过渡到成长期。
今年1月5日至6日,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2017年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据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组长刘海涛介绍,近年来,我国紧密围绕产业发展,在物联网的标准化工作方面也取得一些成果。在ISO/IEC JTC1/WG10物联网标准工作组中,我国主导的《物联网参考体系结构》标准已经通过了委员会草案投票,标志着我国提出并主导的物联网顶层系统架构的标准内容已得到社会认可。
另外,我国还参与了物联网互操作框架标准制定,结合当前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一些研究热点,牵头开展信息物理系统、网络互联等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与此同时,国内物联网标准工作也有序开展,按照物联网标准体系逐步推进标准化进程,截至目前,国家标准GB/T 31866-2015《物联网标识体系 物品编码Ecode》、GB/T33474-2016《物联网 参考体系结构》已经正式发布,工作组牵头编写完成《物联网标准化白皮书》《信息物理系统标准化白皮书》。
对此,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二部刘大山处长高度肯定了物联网基础工作组多年来在顶层规划、标准研制、标准化等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同时结合工作组工作范围及实际发展情况,对工作组的发展提出了不断健全物联网标准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积极推进物联网标准化工作等几点要求。
总体来看,2017年物联网生态仍将处于垦荒阶段,但NB-IoT商用已成定局、物联网平台技术将达到成熟阶段并融入日常生活、物联网在公共服务行业的渗透也会以商业落地为主。因此,2017年我国要以物联网应用需求为导向,按照物联网的标准体系和系统架构来逐步梳理出急需的技术标准和应用标准,推进物联网标准制定,争做物联网标准制定的主导者。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