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智能制造网 国内新闻】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今人工智能的身影无处不在。移动机器人可让物流任务自动化,机器人可辅助外科医生做手术,移动机器人可广泛应用在农业、采矿、汽车、工业、制造业等许多领域。
机器人产业步入井喷期 多地加码智能制造
目前,由于国内人力成本不断上涨,劳动力就业思维的变化调整,一度以廉价代工形成的中国制造业产能优势开始松动,大有逐渐向东南亚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的趋势。下一步的中国的制造业应该向着化、分层化、低碳化的工业发展,减少低端生产,增加生产,而机器人就是主攻方向。
实际上,我国的机器人研发起步并不晚,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秘书长宋晓刚介绍,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就开始研发机器人。据IFR预测,中国工业机器人2016-2018年的销量将分别达到7.85万台、9.81万台、12.27万台,年均增长25%左右。这预示着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在未来几年,将步入一个井喷式的发展时期。
以目前国内机器人的应用来看,汽车、电子工业是主要的应用领域。但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工业机器人在军事、精细外科和危险作业等领域的逐步展开,工业机器人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随着全国机器人产业的崛起,地方性政府及企业也开始加大投入。在CES展会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团队创办的乐聚机器人公司,历时2年自主研发的Talos双足人形机器人备受关注。据测评报告显示,Talos机器人是我国跻身人形机器人阵营的产品,也是我国首款具有视觉功能的人形机器人,获得市场认可。
“Talos大的突破当属人形SLAM技术的应用,此前,只有两家公司公布过这一技术,Talos是中国。SLAM技术可以让机器人知道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并记录下环境的特征,这对于机器人来说如同无人驾驶汽车的WiFi一样重要。”乐聚机器人公司负责人介绍,Talos将用一年的时间走进百姓家,它的人脸识别功能可以起到安防的作用,可以按主人预设的方式报警;Talos也可以担当办公助理,只要口述内容,指定收信人,Talos就能发送邮件。
不仅如此,近日河南省政府也有了新动作。日前,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15%左右,成为拉动全省经济新动能。
同时,《规划》还提出了河南省“十三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目标,将重点发展先进机器人、智能制造成套装备、数控机床、航空航天装备和增材制造装备、人工智能等,加快突破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制造瓶颈,推进产业化示范应用,力争装备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机器人和数控机床产业基地。
此外,在刚结束的东莞“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机器换人”就被多次提及:在今后5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中,将深入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加快“机器换人”和智能化改造,不断提高东莞制造的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据了解,在今年的“机器换人”和智能化改造中,东莞将完成100条示范线建设,完善“机器换人”资金管理,用好省、市融资租赁资金,撬动技改融资20亿元以上。引进培育一批,推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产值增长20%以上。办好智博会与科技合作周,积极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