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人工智能发展对于就业机会消失与贫富差距加大带来的影响引发了讨论。如今,我国的人工智能发展即将进入快速、深入的发展阶段,要想弥补技术负面影响,实施“全民基本收入”或是一项较为稳妥的解决方案。
AI加剧贫富差距 “全民基本收入”或成解决方案
近几个月,“人工智能”似乎成为科技创投领域的新“爆款”。从硅谷到中关村,言必称“人工智能”,几乎成了一种日常景象。借用一句电影台词:你要是不说自己做“人工智能”,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在这一场围绕“人工智能”的讨论中,既有关于产品和应用的技术话题,也有关于对人类影响(尤其是就业机会消失和导致不平等发展) 的社会话题。
中国大的三家互联网公司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早就开始大力推广自己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动作,在中文互联网我们可以找到三家公司在该技术研发方面的大量报道。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冲击”,三家公司均是三缄其口。实际上,考虑到我国特定的政治和经济形势,这才是关乎所有普通用户甚至全体国民的关键问题。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自动化技术,过去几年已经在科技发达的经济体中制造了不小的“风波”,但是监管当局普遍没有太好的对策。以自动化技术较为先进的美国为例,近年来美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收入不平等急速加剧,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从上世纪80 年代开始,美国就进入了贫富差距扩大的轨道,2015 年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甚至低于1999 年的水平。与普通民众收入下降相伴随的,却是富人收入的快速增加。
有研究报告指出,美国有47% 的工作将在未来20 年内被自动化技术淘汰。加州的硅谷是美国超级富豪多的地区之一,正是科技产品(尤其是自动化技术) 为这里的少数人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巨大的财富。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美国社会各界纷纷表态。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在今年初就曾经公开呼吁,应该对代替人类进行工作的机器人收税。盖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特别强调,对不平等问题一定不能忽视,更不能把该问题作为经济高度发展、社会健全良好的标志而加以赞赏。
与此同时,“全民基本收入”作为弥补技术负面影响的解决办法,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硅谷创投界的声音当中。今年初,被国内科技媒体推崇备至的创投机构Y Combinator 宣布将在加州奥克兰市试验“全民基本收入”项目,曾被部分媒体冠以“硅谷大佬”头衔的该机构负责人萨姆(Sam Altman) 认为,由于科技行业颠覆了就业市场,因此对普遍性基本收入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个时候,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国内市场,再来看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在“人工智能”技术相关问题上的态度时,不难发现许多重大的议题都被选择性的忽视了。诸位打“人工智能”牌的中国互联网大公司们,是时候思考“全民基本收入”的问题了。
原标题:打“人工智能”牌的中国互联网大公司们,是时候思考“全民基本收入”的问题了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