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产品关键字:
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点击次数:3773 发布时间:2014-6-10
测力传感器的组成:
测力传感器是由一个或多个能在受力后产生形变的弹性体和能感应这个形变量的电阻应变片组成的电桥电路, 以及能把电阻应变片固定粘贴在弹性体上并能传导应变量的粘合 剂和保护电子电路的密封胶等三大部分组成测力传感器。
工作原理:
弹性体(弹性元件,敏感梁)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使粘贴在他表面的电阻应变片(转换元件)也随同产生变形,电阻应变片变形后,它的阻值将发生变化(增大或减小),再经相应的测量电路把这一电阻变化转换为电信号(mV电压),从而完成将外力变换为电信号的过程。
下图为应变式测力传感器电路系统原理图:
术语解释:
灵 敏 度:加额定载荷或无载荷时,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差值。单位用mV/V表示。
综合误差:依据OIML R60,精度等级(国内一般为C3级,分度数3000),±%F.S额定输出。假设给定传感器供电 10V则满量程输出信号=灵敏度× 10毫伏数
重 复 性: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对传感器反复加载到额定载荷并卸载,在加载过程中同一负荷点上输出点的zui大差值对额定输出的百分比。
滞 后:从无载荷逐渐加载到额定载荷然后再逐渐卸载,在同一载荷点上加载和卸载输出量的zui大差值对额定输出值的百分比。
非 线 性:由空载荷的输出值和额定载荷时的输出值所决定的直线和增加负荷之实测曲线之间zui大偏差对额定输出值的百分比。
蠕 变:在相同条件下,对传感器反复加载到额定载荷并卸载,在加载过程中同一负荷点上输出值的zui大差值对额定输出的百分比。
零点输出:又叫零点平衡,指在推荐电压激励下,未加载荷时传感器的输出值对额定输出的百分比。
温度补偿范围:传感器在此温度范围内使用其零点及输出均满足相应的技术指标。
工作温度范围:传感器在此温度范围内使用其任何性能参数均不会产生*性有害变化。
零点输出温度系数:环境温度的变化引起的零平衡变化,一般以温度每变化10℃时,引起的零平衡变化量对额定输出的百分比表示。
额定输出温度系数:环境温度的变化引起的额定输出变化,一般以温度每变化10℃时,引起的额定输出变化量对额定输出的百分比表示。
输入电阻:信号输出端开路,传感器未加负荷时,从电源激励输入端测得的阻抗值。
输出电阻:电源激励输入端开路,传感器未加负荷时,从信号输出端测得的阻抗值。
绝缘电阻:传感器的电路和弹性体之间的直流阻抗值。
安全过载:可以施加于传感器的zui大负荷,此时传感器在性能特征上不会产生超出规定值的*性漂移。
极限过载:可以施加于传感器,且不会造成传感器结构*性损坏的zui大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