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潍坊国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文章>>污水处理培养菌种期间工艺控制要点
今天有客户来电说,春节假期期间,企业污水处理设备未正常运行,导致节后污水处理后排放不达标,现就污水处理系统重启菌种的培养做下说明:
1)处理水量:通过调节格栅闸板,调控进水量。并根据处理水量情况调控供氧量,并根据水量水质情况考虑间歇运行方式。
2)污泥回流:培养期间仅回流至曝气池进口段,培养成熟后,可考虑部分污泥回流至厌氧池,以加强除磷能力。
3)营养需求:由于来水中的COD浓度极低,导致微生物可利用的易降解有机底物较匮乏,必须确保大粪或外碳源的及时补充。
4)DO监控:通过在线DO仪及便携DO的实时检测,控制好氧池出水溶解氧在2-3mg/L左右。主要通过改变曝气方式及调控鼓风机运行台数予以调整。
5)曝气方式:曝气池接种后闷曝期,应开启1台风机供应单池,加大曝气量确保混合效果,促使接种污泥从休眠期恢复。闷曝以后应将DO降低下来(可考虑曝气数小时后,停曝1h,加以调控;或用1台风机供应2系列池)。
6)污泥性状分析 : 每天于改变工况前后,勤观察活性污泥中的生物相,测量MLSS/MLVSS、SV30等变化。对于生长良好的活性污泥,一般为黄褐色,略带泥腥味;好氧池供气不足时,污泥颜色发黑,曝气过量时,一般污泥颜色会发白。污泥培养初期,污泥的沉降性能一般较差。
7)水质检测:除常规进出水外,于改变工况前后,加强对COD、NH3-N指标的检测,以分析微生物去除能力的是否改善。培养后期则加强对于氨氮、TP的去除率检测。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智能制造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