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 |

86-021-69926073
机器人:核心技术任重道远——CCTV2采访新时达副总裁蔡亮等
阅读:4768发布时间:2016-1-8
机器人:核心技术任重道远——CCTV2采访新时达副总裁蔡亮等
记者:机器人是怎么制造出来的,给相关公司未来的前景带来多大影响。让我们走进机器人的生产企业去看一看。
这里是1家苏州工厂的生产车间,三伏天的环境热浪滚滚,焊接房里火星四溅,声音嘈杂。原本需要好几个电焊工人作业的工作台上,看不到人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3架机器手不停地工作着。
朱晓初(新时达苏州营销总):人力成本下降了。原来这边用6个人来组装这个工件,现在上了3台机器人以后,只需3个人。
蔡亮(新时达常务副总裁):(机器人应用的优势)*是差的工作环境,比较难找到用工的情况。第二个是机器人的度,其实是比人要高很多的;同样是焊接,我们现在的焊接机器人,可以达到0.03mm的这样一个精度。
记者:在恶劣的环境中,机器人代替人来工作,除了节省成本,更重要的是机器人带有激光跟踪系统,在工艺上比人更。使得产品质量和工艺精度大幅提升。
那么机器人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
周朔鹏(新时达机器人副总):机器人模仿人的手、肩、肘等,所以它其实是一只手臂,但是更灵活。
蔡亮:我们拿五子棋、画画,来展示我们的一个智能技术。因为智能技术其实对机器人来讲,是一个核心技术。能够根据不同的工况条件,做出适当反应的机器人,才是未来柔性制造的必然趋势。
记者:蔡亮告诉记者,工业机器人往往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食品工业、医药设备与金属制品等领域,其中汽车工业应用比例zui大,达到38%。新时达去年生产了300多台工业机器人,今年有望达到1000多台。如果销量达到5000台,他们将会建设无人生产线,也就是用机器人来生产机器人。
蔡亮:要去造一个无人车间,用机器人来制造机器人,让机器人的制造更精密,它能够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这个才是我们zui主要的目的;接下来的一步才是,人省下来了,为公司产生了多少的效益。
记者: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是工业机器人消费大国,从2013年起,连续2年成为机器人*大消费市场。2013年,是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元年,这一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为3.69万台;2014年工业机器人销量超过5.7万台,同比增长54%以上,占到销量的1/4。
蔡亮:中国跟水平对比,从性能角度来讲差别不会太大,更关键的问题是在核心技术,机器人软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机械里面的减速机技术等,这个部分其实还有蛮长一段路要去走。
记者: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大部分公司还处在工业3.0之前时代,他们首先要解决的是自动化,机器代人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机器人制造和系统集成厂商将会得到发展壮大,也给广大投资者提供了投资机会。
后立尧(上海原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建议关注这种机器人相关板块的一些公司,因为现在我们中国自己做机器人,成本还是比较高,而且机器人产量比较小;比如说国内像新时达这样的公司,如果能做出大量的廉价的机器人,我们觉得还是有投资机会的。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智能制造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