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资质与防护装备
操作人员需持有高压操作证,非专业人员禁止操作。
佩戴防紫外线护目镜、绝缘手套、耐电弧防护服等防护装备,避免电弧强光或高温灼伤。
试验场所需封闭并设置警示标识(如“高压试验,生命危险”),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设备安全措施
确保设备外壳接地良好(接地电阻≤2Ω),防止静电或漏电风险。
试验过程中禁止打开设备门,避免高压电弧外泄。
配备紧急断电按钮和联锁装置,异常情况(如异响、起火)需立即切断电源并按急停按钮。
使用前准备
检查电源线、接地线连接是否牢固,确保电路无短路或接触不良。
预热设备30分钟至稳定状态,空载加压测试以确认电压输出正常。
清洁电极并检查磨损情况,钨电极jian端磨损超过0.5mm需更换。
环境与存放要求
设备应放置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地面需坚固(如水泥地)以减少共振。
长时间停用后需重新校准高压输出(误差≤±2%)。
参数设置与样品处理
按标准(如IEC 61621、ASTM D495)设置电压、电流(如10-40mA)、电极间距(如6.35mm)及通断周期。
样品需清洁无污染,厚度通常为3mm,表面干燥且无划痕。
试验流程控制
调压器退至零位后,确保电压表显示为零再更换样品或电极。
逐步增加电弧强度(如从间歇到连续模式),观察电弧形态(颜色、长度)及材料失效迹象(如碳化、燃烧)。
试验结束后,待样品冷却至安全温度再触碰,避免烫伤。
数据完整性
记录每次试验的失效时间、环境条件(温湿度)、电弧参数及材料表现,确保可追溯性。
使用自动化系统存储数据,避免人为误差。
异常情况应对
若样品提前击穿或燃烧,立即停止试验并分析原因(如电极接触不良、电压超限)。
测试中若设备异常(如电压波动、过热),需断电检查并排除故障。
设备维护:每50次测试后清洁电极,定期检查高压发生器、电弧舱密封性及通风系统。
校准要求:每半年使用标准分压器校准电压输出,确保测试准确性。
立即询价
您提交后,专属客服将第一时间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