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污水设备工艺技术流程
2017-11-1 阅读(773)
综合生活污水量预测
城镇需水量应建立在城镇建设和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经合理分析当地水资源、水环境质量和用水习惯、工业结构和其邻近地区城镇供水经验,采取适当的方法、确定合适的用水指标,进行用水量预测。结合泉水镇实际情况,经综合分析研究,采用综合用水量指标法进行预测。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有关规定,例如某镇属一区小城镇,平均日综合生活用水定额170~280升/人·日,考虑到所在地区的经济、地域、生活习惯等综合情况,镇区范围综合用水定额为:近期、中期为200升/人·日;远期为250升/人·日。
生活污水产生量采用人均排污系数法,即根据规划人均用水量和污水排放系数确定人均污水排放量,根据规划人口和人均污水排放量指标计算生活污水排放量,结合给排水规划,排放系数取0.8,截污系数取0.9,依据前述人口预测,由此预测各阶段生活污水zui大排放量为:
一期工程:25000×0.2×0.8×0.9=3600m3/d;
二期工程:40000×0.25×0.8×0.9=7200m3/d。
一体化污水设备工艺技术流程与设计原则
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2)、借鉴类似污水处理的工程实际经验,选用成熟、可靠、*的处理工艺,确保污水经处理后出水水质全面稳定达标排放,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3)、根据设计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要求,所选污水处理工艺力求技术*、可靠、处理效果好、节省投资的处理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确保污水处理效果,减少工程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
4)、采用*的节能技术,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提高管理水平。
5)、妥善处理和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污泥和噪声,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6)、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运行费用,减少日常维护检修工作量,改善工人操作条件。
7)、采用双回路电源保证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且污水厂运行设备有足够的备用率。
8)、充分考虑污水处理厂所在地的地理条件,平面布置和工程设计力求合理通畅,在便于施工、便于安装和便于维修的前提下,力求处理站设施布局合理,整齐美观,体现绿色环保设施特点,并为发展留有余地。
9)、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把污水处理厂建设成为园林式工厂,使厂区环境和周围环境相一致。
10)、按现行有关规定,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投资估算和经济分析。
一体化污水设备工艺技术流程与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8.2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
4)《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年7月);
5)《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1994年5月);
6)《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0年5月);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3月);
8)《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管理办法》(* *);
9)《水质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南》(环办函(2012)861号)。
一体化污水设备工艺技术流程与构造物建设
粗格栅井及进水泵房
进水井、粗格栅井及进水泵井合建,土建按1万m3/d处理规模一次建成,设备分期安装。主要用于拦截污水中较大的固体漂浮物等杂物,以免影响后续处理效果。
(1)格栅井宽0.6,共设2道(启用一道,一道检修备用),井长4.0m。共设2台粗机械格栅。
A、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 Qmax=625m3/h(总变化系数K=1.5)
渠 宽: 600mm
渠 长: 4.0m
结构形式: 钢砼
数 量: 1座
B、近期主要设备:
a:机械格栅
数 量 1台
栅条宽度 15mm
格栅间隙 20mm
安装倾角: 75 o
栅前水深: Hmax=0.8
过栅流速: 0.6m/s
格栅总宽: 580mm
功 率: 0.55kw
控制方式:依据栅前、栅后液位差和时间间隔采用PLC自动控制格栅机的开停,也可采用手动控制。
b、螺旋输送压榨机
数 量: 1台;
输送能力: 1.5m³/h;
直 径: 200mm;
长 度: 4.5mm;
功 率: 1.5kw。
c、方闸门(手电两用启闭机)
数 量: 2台
材质形式: 平底式
规 格: 600×600mm
功 率: 0.37kw
栅前栅后设置,检修闸门。
(2)泵井尺寸:为满足污水后续处理工艺的流程和竖向衔接要求,设置提升泵井用于提升污水。土建按照1万m3/d一次性建成,中间设分隔墙,用于检修和中远期水泵安装。泵井内设4台泵位,其中近期配置2台潜水泵流量为220m3/h,其中一台泵常开,另一台备用,且设置变频控制泵。设液位计2套,电动葫芦(3t)一套。
A、设计参数:
日平均流量: 二期10000m³/d;
zui大设计流量: 625m³/h;
变化系数: Kz=1.5;
结构尺寸: B×L×H=10.0m×6.0m×7.0m;
数 量: 1座。
B、近期设备配置:
a、提升泵
数 量: 2台,一用一备;
流 量: 300m3/h;
扬 程: 15m;
功 率: 15kw。
控制方式:根据液位、水泵运行时间由PLC进行控制,也可手动控制;其中一台泵设置变频器控制流量。
b、电动葫芦
数 量: 1台;
提升能力: 3吨;
提升高度: 12m;
功 率: 5kw。
c、方闸门(手电两用)
数 量: 3台;
材质形式: 平底式;
功 率: 0.37kw。
为方便检修,设置600×600铸铁闸门2个,700×700铸铁闸门1个,启闭采用电动。启闭重量为2吨。
d、轴流风机
数 量: 2台;
风 量: 2500m³/h;
功 率: 0.37kw。
6.3.2细格栅井及旋流沉砂池
在污水经提升后,设置细格栅井和旋流沉砂池,进一步去除杂物及粒径较小的沙粒。细格栅间和旋流沉砂池合建,土建考虑单组处理能力10000m³/d。
(1)细格栅井宽0.6m,共设2道,井长4.0m。共设2台细机械格栅,一期安装一台,一用;二期再增加一台,两用。
A、单道设计参数:
日平均流量: 10000m³/d;
zui大设计流量: 625m³/h;
变化系数: Kz=1.5;
渠 道 数: 2道;
数 量: 1座。
B、近期设备配置:
a:机械细格栅
数量 1台;
栅条宽度 10mm;
格栅间隙 5m;
安装倾角: 75 o;
栅前水深: H=0.8m;
过栅流速: 0.8m/s;
格栅总宽: 580mm
功 率: 0.75kw。
控制方式:依据栅前、栅后液位差和时间间隔采用PLC自动控制格栅机的开停,也可采用手动控制。
b、插板闸门:
数 量: 2台;
材质形式: 不锈钢;
尺寸规格: B×H=600m×1350m;
为便于检修,格栅前后设置,插板闸门。
c、无轴螺旋输送机
数 量: 1台;
输送能力: 1.5m³/h;
直 径: 300mm;
长 度: 4.0mm;
功 率: 1.5kw。
(2)采用圆形旋流沉砂池,其主要作用是去除大于0.2mm的砂粒,保护后续处理设备。本工程设有一组旋流沉砂池,一组中包括两座旋流沉沙池,每组沉砂池设1台砂水分离器,沉砂经气提进入砂水分离器,分离后的砂粒为颗粒状无机物,可直接装车外运。共设2台旋流除砂器,一期安装一台,一用;二期增加一台,两用。
A、单座设计参数
日平均流量: Q=10000 m3/d;
zui大设计流量: Qmax=625m3/h;
变化系数: Kz=1.5;
单池结构尺寸: Φ×H=2.4×3.5m
池 数: 2座;
池 型: 钟氏沉砂池。
B、近期主要设备
a、旋流沉砂器
数 量: 1台;
桨叶转速: n=12~20rpm;
功 率: N=1.1kw;
b、砂水分离器
设备数量: 1台;
处理能力: Q=5~12L/s;
转 速: n=5rpm;
功 率: N=0.55;
c、罗茨鼓风机(沉砂设备配套)
设备数量:1台
风 量: Q=1.75 m3/min
风 压: H=39.2kPa
功 率: N=2.2kw
d、插板闸门
设备数量: 4台;
形式材质: 不锈钢;
尺寸规格: B×H=900×1450mm;
调节池
采用调节池,钢混结构,地上式。
其主要作用是调节水量水质,为后续的电化学处理和生化处理创造有利条件。调节池单池平均6000m3/d,一期一座,二期另外增加。
A、单组设计参数
日平均流量: Q=6000 m3/d;
污水停留时间: t=6h;
调节池容积: V=1500 m3;
有效水深: h=3.0m;
超 高: h’=0.5m;
单池结构尺寸: L×b×h=25×20×3.5m;
池 数: 1座;
调节池水位通过超声波液位控制器控制,zui高水位时提升泵开启,并延时10min后检测,如还在高液位,自动开启备用泵进行强制运行,延时15min进行报警;zui低水位时,停止提升泵,并通知控制系统关闭后续处理系统。
综合污水经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后由泵扬送至初沉池,提升泵采用4台单级单吸离心泵,2用2备,可充分利用调节池的调节容积。单台单级单吸离心泵的性能絮凝反应池与浓密池
综合污水综合污水经提升泵扬送至反应池投加PAC絮凝反应后进入浓密机,进一步去除SS等污染物。反应池与浓密池合建,共两座,每座处理能力130m3/h,钢混结构,地上式。絮凝反应池和浓密池按一期6000m3设计,二期另外增加。
絮凝反应池
絮凝反应时间:30min;
有效容积:65m3;
絮凝反应池采用2台JYB-Ⅱ型搅拌桶;
搅拌罐材质:采用复合玻璃钢制作;
外形尺寸:Φ2.50m×3.80m;
搅拌桨叶轮直径:700mm;
浓密池
浓密池采用污水处理浓密机,壳体为钢筋混凝土高架式弹性结构,采用深锥大坡度钢筋混凝土自防水结构。
(1)浓密池直径
单座浓密池处理水量3120m3/d。
按表面负荷计算:
表面负荷依据《重金属污水化学法处理设计规范》、综合污水性质及相关运行经验可取q=1.2m3/(m2·h),则:
平面面积A=Q/q=130m3/h÷1.2m3/(m2·h)=110m2
直径D=12m。
(2)浓密池深度
超高h1=0.30m。
浓密池有效水深h2=3.00m,采用机械排泥,排泥斗尺寸r1=1.10m,r2=0.35m,斗壁倾角a=58°,池底径向坡度0.05。
池底倾斜段高度:h3=(6.00-1.20)×0.05=0.24m。
污泥斗高度:h4=(1.10-0.35)×tg58°=1.20m。
浓密池污泥斗底部离地高度h5=1.20m。
浓密机总高度h=h1+h2+h3+h4+h5=0.30+3.00+0.24+1.20+1.20=5.94m。
(3)浓密池刮泥
选用CG-12型中心传动刮泥机,运行功率2.2kW,可对沉渣进行浓缩和沉降。
(4)浓密池排泥
浓密池底部布置2台80FLU-70型工程塑料压滤泵,2用2备,用于将浓密池锥底高浓度的底泥抽送至压滤车间进行压滤脱水。80FLU-70工程塑料低转速料浆泵单台性能为Q=50m3/h,H=70m,P=30kW,配套电机为Y200L1-2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