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制造领域,从动力总成装配到整车性能测试,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汽车,扭矩控制贯穿车辆运行的全流程,直接影响动力输出稳定性、驾驶安全性与能源利用效率。扭矩传感器作为汽车动力系统的重要组件,与压力传感器形成功能互补,共同构建汽车工业的智能控制体系。
在汽车动力系统中,扭矩控制直接影响关键性能指标。例如,发动机曲轴扭矩波动过大会导致动力输出不均,使加速响应延迟;变速箱换挡时的扭矩突变会造成传动系统冲击,缩短齿轮寿命。传统机械扭矩控制依赖经验参数调节,而现代智能汽车通过扭矩传感器构建的闭环系统,可将扭矩波动精准控制在较低水平,使动力输出响应速度与传动系统可靠性得到有效提升。
压力控制在汽车液压与气动系统中同样关键。液压制动系统的压力波动会导致制动距离延长;气动悬挂的压力不稳会造成车身抖动,影响驾乘舒适性。压力传感器通过实时监测系统压力,确保液压制动的响应速度与气动悬挂的平顺性得到提升。
扭矩与压力控制的协同价值体现在三个核心场景:
-
动力总成:扭矩传感器监测电机输出扭矩,压力传感器反馈液压离合器压力,共同保障动力传输的稳定性;
-
底盘调校:扭矩传感器实现转向系统的力矩反馈,压力传感器控制减震器压力,确保车辆操控的精准性;
-
安全冗余:扭矩传感器检测异常扭矩突变,压力传感器监测制动系统压力,构建双重安全防护机制。
-
扭矩传感器:基于应变片、磁致伸缩或光纤布拉格光栅原理,通过弹性体形变感应旋转轴的扭矩变化。例如应变片式传感器,在扭矩作用下弹性体产生微形变,应变片电阻值变化经电桥转换为电压信号,精度可达 ±0.05% FS,适用于 0.1N・m 至 10kN・m 的宽扭矩范围。
-
压力传感器:基于压阻效应或压电效应,测量气体或液体的压强。压阻式传感器在压力作用下硅膜片形变导致电阻变化,经信号调理输出标准信号,精度 ±0.2% FS,适用于 0.1MPa 至 200MPa 的宽压力范围。
扭矩传感器是汽车旋转动力的重要测量工具,直接决定动力输出的力矩均衡;压力传感器是流体动力的关键监测部件,保障液压 / 气动系统的压力稳定。二者在新能源汽车中形成高效协同:扭矩传感器监测电机输出扭矩以调整转速,压力传感器检测电池冷却系统压力以控制散热效率,共同实现 “扭矩 - 压力” 的双重精准控制,确保整车能源利用效率提升。
基于电阻应变原理,采用铝合金或钛合金弹性体,表面粘贴高精度应变片,通过全桥电路实现扭矩信号转换。其优势在于成本与性能平衡、响应速度快,适用于发动机测试、变速箱调校等中负载场景。在汽车生产线的发动机装配中,该传感器实时监测曲轴扭矩,通过 ECU 系统动态调整燃油喷射量,使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波动显著降低,满足高标准排放要求。
利用铁基合金的磁致伸缩效应,扭矩作用下内部磁路变化通过感应线圈输出信号。其抗振动、耐粉尘、耐高温的特性,使其成为铸造、焊接等恶劣环境的理想选择。在商用车底盘生产线中,磁弹性式传感器监测传动轴扭矩,配合抗电磁干扰设计,将传动系统的异常扭矩预警响应时间大幅缩短,显著提升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技术,扭矩导致光纤光栅轴向应变,反射光波长漂移经解调仪实现测量。其抗电磁干扰、体积小、精度高的优势,特别适合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与电机控制。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机轴端,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以高频采样频率监测扭矩,通过边缘计算实时调整电机电流,将扭矩控制精度有效提升,助力整车续航里程增加。
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机装配线,扭矩传感器与六维力传感器协同工作,实时监测电机轴的扭矩与力信号。当检测到装配扭矩超过设定值时,系统自动停止操作并反馈补偿角度,将电机装配的良品率提升,同时避免因过扭矩导致的电机损坏。
在 L3 级自动驾驶汽车的转向系统,扭矩传感器实时监测方向盘扭矩。当检测到驾驶员脱手导致扭矩低于安全阈值时,系统快速触发警报并切换至应急模式,将自动驾驶的安全响应速度提升,满足功能安全标准。
在电动汽车的电池包测试中,扭矩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联动控制。传感器实时监测电池包固定螺栓扭矩,当检测到扭矩不均时,系统自动调整液压夹具的压力分布,将电池包的安装精度提升,确保电池包的密封性与安全性。
随着汽车向轻量化、智能化发展,需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高精度扭矩测量。未来将聚焦:
针对高温、振动、电磁干扰等场景,需提升传感器的环境耐受性:
随着汽车向自动驾驶升级,扭矩传感器正从 “数据采集” 向 “智能分析” 进化:
全球汽车扭矩传感器市场呈现三大发展特征:
-
新能源汽车驱动增长:电动化、智能化需求推动高精度扭矩传感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
本地化技术发展加速:行业内企业在中低端市场的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增强,产品的技术水平逐步提升;
-
绿色制造需求升级:低功耗传感器与节能伺服系统的协同,帮助企业降低控制能耗,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汽车工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的进程中,扭矩传感器作为动力控制的重要元件,正从 “辅助测量” 升级为 “智能决策” 的关键环节。随着新材料技术、微纳制造与边缘计算的深度融合,未来扭矩传感器将以更高的精度、更强的环境适应性和更智能的协同能力,持续赋能汽车制造,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向高效化、安全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立即询价
您提交后,专属客服将第一时间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