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一、管式微滤水处理设备及微滤技术介绍
● 管式微滤设备的核心是微孔滤膜,它是由超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多孔膜,其孔径范围为0.1~1.0微米,结合微絮凝技术,原水在0.1~1.8kg/cm2压力的驱动下流过滤膜,可将原水中的悬浮颗粒、胶体、有机大分子、细菌、微生物等分离出来,使水净化。● 随着过滤时间的增长,微粒被截留在膜面或膜孔内,形成一层滤饼,为保持一定的流量,势必要增加驱动压力,当压力增加到一定值时,必须对膜上的截留层进行反洗,洗除膜上的滤饼,恢复滤膜的能力。管式微滤设备采用气洗+水洗的反洗系统,反洗的同时对滤膜进行消毒,一般每隔30~60分钟,自动反洗一次,每次反洗时间为60~90秒。
● 经过较长时间的运转,部分水中的污染物或微粒被滤膜吸附较牢,反洗时不能被*冲掉,而积累下来,这时就需要进行化学清洗,使污染物与化学清洗液反应,溶液与膜脱开,再经反洗将其去除,恢复膜的过滤性能,化学清洗的时间间隔一般为10~20天。
● 全套管式微滤系统,包括全部电控元器件原水泵、变频器、压力传感器、电磁流量计、自动化仪器仪表、在线原水及滤后水浊度仪、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监控机等,设备具有自动和手动两种可切换的运行方式,正常情况下,设备的运行和反洗全部自动化进行。
二、管式微滤水处理设备技术的特点
管式膜滤技术取代传统的加药、絮凝、沉淀过程,用膜过滤的方法生产饮用水,是饮用水生产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常规水处理设备相比,该管式微滤水处理技术及设备具有以下优点:
1、占地面积少
● 管式微滤水处理技术是直接过滤,从而达到水质进一步净化的目的,用该技术建成的水厂,设备轻便、紧凑,占地面积是常规水厂的20~30%,建筑负荷是常规水厂的15~20%,可直接建于清水池上或多层布置,以节省用地或空间,这对于旧水厂的改造和增容尤其适用;在冰冻期长的北方,通常要给水厂构筑物加盖或保温,如果用管式微滤水厂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建设资金,还可以节省保温所需要的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