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信息 |
当前位置:广州启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洁净车间臭氧发生器 洁净室臭氧
臭氧的杀菌消毒作用
一关键词:洁净室臭氧发生器 洁净车间臭氧发生器 洁净厂房臭氧消毒机 臭氧发生器报价
启达臭氧
二、臭氧的应用前景
国家科委成果办1993年国科办字第100号文《关于*采用“高频臭氧发生器及其应用技术"的函》,针对我国在食品加工、贮藏、运输、矿泉水、饮料生产、生化制药与化妆品、卫生用品生产等企业所遇到的杀菌消毒难题,提出利用臭氧技术这一种高效简便的方法,为我国应用和开发臭氧技术起到了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启达小陈 :
臭氧的氧化能力大大优于一般氧化剂,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zui强的氧化剂,在低于室温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其强大的氧化反应能力。它可以氧化难以破坏的有机物,可以氧化难以杀灭的病菌和难以灭活的病毒,其生成物中不存在致癌和可以致癌的有机卤化物;臭氧的氧化速度很快,反应*;剩余的臭氧能迅速还原为氧,而且只能还原为氧。
臭氧主要依靠其强大的氧化作用来杀菌。它能氧化分解细菌的葡萄糖氧化酶,脱氢氧化酶,还可以直接与细菌发生作用,破坏细菌物质代谢的氧化还原过程,造成细菌死亡。因此,臭氧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与芽胞、病毒、真菌、原虫包囊等,并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
利用臭氧对饮用水进行杀菌消毒的效果zui为理想;灭杀致病菌的效果;病毒其次;包囊和芽胞菌其后。而且臭氧在水中杀菌速度较目前普遍使用的氯化物类杀菌速度要快600~3000倍。氯的杀菌作用是进行性的;而臭氧是急速的,当臭氧的浓度一旦达到所需要的阈值后,杀灭作用瞬间发生。例如:
1.1对大肠杆菌:用0.1mg/L活性氯需要处理4分钟;而同样剂量的臭氧只需5秒钟。
1.2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用0.5~1.0mg/L(余氯量)需要处理1.5~3.0小时;而用臭氧只需0.045~0.45mg/L(剩余臭氧量)作用2分钟。也有报道0.1~0.2mg/L的臭氧一秒钟就可灭杀水中99%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启达小陈 :
1.3用0.5~1.0mg/L浓度的臭氧作用1~3分钟可灭杀水中99%的阿米巴囊虫。
1.4用59~728mg/L浓度的臭氧作用30~90分钟,可灭杀水中的全部枯草杆菌芽胞。
1.5用50mg/L浓度的臭氧作用10分钟,可灭杀各类微生物率达99.99~100%。
利用臭氧对密闭的空间内的空气和内容物进行消毒,其效果也很好。由于是通过气体的对流和接触进行消毒工作的,所以消毒*,*,且无残留余毒。应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只能对物体的表面进行杀菌;对于物体的内部无能为力。在用臭氧熏蒸消毒时,相对湿度高则杀菌效果好;否则效果差,对于干燥菌体几乎无灭杀作用。
和紫外线消毒法相比,臭氧消毒法要好的多。由于紫外线消毒法是以辐射杀菌为消毒的主要手段,随着紫外线传播距离的增加其照射强度会逐渐减弱;另外紫外线灯所产生的臭氧很少;因此紫外线照射不到的地方其杀菌效果不理想,一般都达不到杀菌的要求。
臭氧对空气的杀菌效果:
1)对链球菌:1.0PPm浓度作用5分钟。
2)对葡萄球菌:1.0PPm浓度作用30分钟。
3)对病毒:10PPm浓度作用5分钟。
4)对污染表面熏蒸消毒:200~4000 PPm浓度作用20分钟以上。
空气消毒臭氧发生器操作方法
1.1.1:将臭氧发生器放置在待消毒室以外的特定(平稳、通风散热良好)位置,检查臭氧硅胶软管与机器的臭氧输出口是否已接好,将臭氧输送管导入待消毒空间。并在2米高度投加
1.1.2:为达到*的臭氧消毒效果,请关闭门窗等,消毒时请勿有人员在室内。
1.1.3:接通电源,电压表显示当前电压,打开气泵开关,气泵指示灯亮,气泵开始工作。(电流表显示当前电流,15克以上机)臭氧输出口有气体输出。
1.1.4:延长时间打开臭氧开关(根据当前空气湿度情况而定,湿度越大,时间越长,一般1—30秒)臭氧指示灯亮,机器开始工作,(15克以上臭氧发生器需要调节浓度旋钮,对臭氧输出浓度进行调节,)臭氧硅胶软管有臭氧气体输出 。
1.1.5:根据空间使用需要,将定时开关旋至与空间消毒相对应的消毒时间。
(15克以上臭氧发生器无定时器,请另外配置)如不配置定时器,消毒完成后则需要人工关闭臭氧发生器
1.1.6:达到设定的消毒时间后,消毒机将自动停止工作或者手动关闭臭氧发生器,完成作业后请将电源插头拔出;
1.1.7:臭氧在室内一般1—2个小时后就会自动分解为氧气,人若要长时间在室内居留时,需以闻不到浓重的臭氧异味为准,
1.1.8:消毒完成后请将臭氧发生器移至干燥通风处,以便箱内不会因为高湿高温环境产生积水,对臭氧发生器产生影响。
洁净室臭氧发生器 洁净车间臭氧发生器 洁净厂房臭氧消毒机 臭氧发生器报价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智能制造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