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 工控机 嵌入式系统 人机界面 工业以太网 现场总线 变频器 机器视觉 DCS PAC/PLMC SCADA 工业软件 ICS信息安全 应用方案 无线通讯
北京中科金马科技有限公司
阅读:733发布时间:2012-1-4
十年前,也就是2001年12月11日,中国终于叩开世贸组织大门,成为WTO第143个成员。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回首入世十年来中国酒店业走过的历程,不禁感叹酒店业由此所受的巨大影响、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瞩目成绩。
入世后,中国酒店业在“狼来了”的刺激下开始飞速发展,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酒店餐饮企业近330万家,从业人员2000多万人,年营业收入近2万亿,占当年GDP的5%左右。每年以20%的速度快速增长。
入世对中国酒店业的影响是全方面的,主要原因是随着贸易壁垒的打开,外来资本为抢占中国市场开始积极涌入,从而打破了我国酒店业原有的市场平衡和经济秩序,导致中国酒店业的市场竞争加剧,并开始从国内竞争走向竞争。同时入世也大大增加了中国酒店业与世界的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从而加速了中国酒店业与世界接轨的步伐。入世对中国酒店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入世对我国酒店业的原有体制产生了巨大冲击。
入世后,随着市场的冲击和外资的涌入,中国酒店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完成了新旧体制模式的改变,到2008年,按照国家统计口径限额以上法人企业资产总额计算,住宿企业国有占24.12%左右,股份制企业近24.90%,私营19.43%,港澳台及外资为23.84%(其中港澳台13.23%,外资10.61%)。大体上国有、私营、股份和外资四分天下,各有其一,改变了原有体制中国有企业占据多数的情况。
2、入世推进了我国酒店业产业业态的多元化进程。
入世使我国酒店业的市场需求剧增,市场需求的种类也随之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在这种市场需求的引导下我国酒店业开始逐步进入了多元并举的时代。入世十年来,酒店、经济型酒店、商务会展、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公务差旅、酒店公寓、温泉别墅、精品酒店、青年旅馆、产权式酒店、家庭旅馆、农家乐等住宿业态初步形成,这种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满足了国内外消费者多种多样、不同档次的需求,为扩大消费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入世促进了我国酒店业的专业化经营水平。
中国酒店传统经营的一大弊端就是大而全,小而全,缺乏专业化分工。每个酒店都想服务所有的市场,产品无特色,从而价格成为*的竞争手段。专业化意味着分工,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酒店企业首先要选择某一特定的细分市场,如商务、度假、中转或会议,根据这一细分市场的要求提供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并按要求改造与配置硬件设备,突出特色。入世后,随着酒店业逐步进入中国市场,它们*的专业化管理理念也开始影响到中国酒店业的经营管理,从而推进了我国酒店业的专业化经营水平。另一方面入世推动了业态的多元化,这种业态多元化的背后也要求各个业态的专业化,从而通过产品与服务的差异化来避免恶性削价竞争。
4、入世促进了我国酒店业的集团化和连锁化。
入世后,中国酒店业的市场环境越来越规范,机会越来越平等,竞争越来越激烈,制裁也越来越严厉,我国酒店业从观念到经营管理都经受了各方面的挑战,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强强联合、抱团生存无疑成为我国酒店业在面临巨大外部压力时必然做出的一种选择。
一些初具规模的酒店企业通过兼并、合营、控股、资产重组等多种方式逐步向集团化和连锁化的方向发展,这种集团化和连锁化的经营方式一方面有效地整合了资源,增强了自身实力;另一方面通过集团化采购等方式增强了购买能力,有效地降低了运营成本;集团化和连锁化还大大增加了企业抵抗外来风险的能力,避免了单体店因一时经营管理不善或某一单一事件就可能遭受灭顶之灾的不良后果。
5、入世提高了我国酒店业的信息化和科技化水平。
虽然酒店一直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产业。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互联网的应用和推广开始普及。在一些酒店业发达的国家,计算机和互联网被广泛应用于前台预定系统、电子采购平台系统、终端客服系统、后勤保障系统和楼宇自动化系统等。入世后,在这些国家外资企业示范效应的带动下,我国酒店业也开始走信息化和科技化的道路。数据表明,在线预订已成为我国酒店业第三方分销新战场;2009年*在线的预订又增加了近2成,目前超过30%的预订已经基本不需要人工服务。此外,与其他网络服务平台进行合作对接成为新趋势;集“*预订(CRS)、客户关系管理(CRM)和酒店运营管理(PMS)”为一体的酒店运营与服务平台正在全国普及;企业内部办公自动化、财务电子化、管理信息化的“三化合一”趋势明显;智能化服务、智能化管理和智能化运营已从时尚变为普通。酒店的信息化和科技化不仅提升了顾客的入住体验,而且使酒店的采购等营运成本得到了有效降低,简化了流通环节,加大了透明度,同时还部分缓解了我国酒店业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6、入世增强了我国酒店业的品牌化意识。
入世前,中国的酒店大多是各自为战,单体竞争,缺乏品牌营销策略,企业在竞争中多数是在打价格战,把注意力放在*上。入世后,众多外国酒店开始输入我国。这些外资企业所信奉的品牌理念和推行的品牌战略在与我国内资企业的竞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种市场竞争的不利地位刺激了中国民族品牌意识的觉醒,逐步意识到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开始重视品牌的培育和推广工作。在市场越来越细分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新形势下,创建全国、正成为我国酒店企业的自觉行动。这几年,国家大力组织实施品牌战略,开展中国、、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工作,促进了酒店业的品牌化建设。
7、入世加速了我国酒店业与接轨的步伐。
入世后,我国酒店业与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大大增加,我国酒店业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双向战略的引导下,逐渐缩小了与酒店业的水平。“走出去”是指我国酒店业的企业有意识地组织管理人员出国考察,参加各种交流活动,一些有实力的民族品牌甚至在上开始立足和生根发芽。“引进来”主要是指引进外资、引进国外管理人才和管理经验。入世后外资企业开始积极涌入中国,而进入中国的酒店企业大都是*酒店集团,具有的营销理念、用人机制和管理水平。这些都是内资企业需要积极吸纳的地方,我国的酒店企业正是在这种积极学习中快速成长,从而加速了与接轨的步伐。数据表明,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投融资、公司治理、业态创新等产业组织层面的化进程趋于加速。就资本和管理要素而言,中国已成为产业投资机构和酒店品牌运营商zui关注的国家。
至今已有近70个酒店品牌、40多家酒店管理集团(包括排名世界前10位的)都已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涵盖了从豪华、中档到经济型的各个细分市场。
8、入世暴露了我国酒店业人力资源不足、经营管理经验匮乏等问题。
入世一方面极大地刺激和推动了我国酒店业各方面的长足进步,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我国传统酒店业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其中人力资源不足和经营管理经验匮乏是其中zui突出的两大问题。
酒店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由于我国的人力资源非常廉价,对外国人才缺乏吸引力。再加上外资大举进入后,为了提益,实施人才本土化战略,即凭借高薪、晋升机会、发展条件等诱导机制,广泛招揽我国酒店的经营管理人才,给内资酒店造成沉重的人才竞争压力。而目前,我国酒店业的人才流失情况已相当严重,大量酒店管理人才流向其他管理行业,酒店对人才的吸引力日渐薄弱,内资酒店正面临无人可用的境地。
此外,入世后酒店企业在中国的数量剧增,这些企业大都实力雄厚,并且拥有*的经营管理经验。我国酒店业虽然开放较早,但由于自身知识和理论的欠缺,在学习国外同行的经营管理方法时常常力不从心。多年来,我国一直没有系统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的专业。大多数的酒店管理者都是一些原先行政部门的*。酒店经营管理知识总体落后,并缺乏对我国酒店业的全面了解,往往学到的东西并不能很好地运用到现实的经营管理中去,或者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总之,酒店业作为依托性和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在入世后面临了各方面的影响。在这些影响的刺激下,中国酒店业开始大跨步向前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引进“群狼”的目的正是为了改善我们“鹿群”的素质,并努力造就一批自己的“良种鹿”,从而逐鹿世界市场,并在世界面前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酒店业发展之路。
智能制造网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请输入你感兴趣的产品
请简单描述您的需求
请选择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