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枣庄创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杨宇:18363260519>>美容院污水处理设备>> 农家乐家禽污水处理设备
农家乐家禽污水处理设备
可简单地归纳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应用广泛的是生物处理法,即主要通过微生物的生命过程把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新的微生物细胞以及简单形式的无机物,从而达到去除有机物的目的。废水自流进入格栅池,其作用是去除污中固体悬浮物,然后废水流至调节池,在调节池内有效地进行水量和水质调节,经提升泵送入缺氧池,在缺氧池,污水经厌氧消化,去除部分污染物质,部分难降解的有机物质在此转化为易降解的物质有利于好氧消化处理。流入好氧池后,填料上吸附的大量活性生物膜,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生物膜内的菌体大量吞食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新陈代谢,大程度地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到污泥斗中,污泥在斗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浓缩后,定期回流到调节池,剩余污泥排入干化池进行干化和回收处理,出水经兼性塘进行后续处理后达标排放。
依据这种污水,我司考虑农家乐家禽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依照如下思路:
(1) 总体思路采用较成熟可靠的浮选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加沉淀,消毒处理工艺;同时采用格栅拦截、沉渣隔油、除砂等辅助处理工艺。
(2) 首先对污水进行预处理,通过格栅拦截、沉渣隔油、初沉、调节池等过程,使废水水质、水量稳定,减轻后续生物处理的冲击负荷。
(3) 含少量油的出水通过气浮、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大幅度降解。
(4) 生化处理后的废水采用物化法,通过混凝沉淀去除生化中脱落下来的悬浮物。
(5) 沉淀后的出水再经过消毒处理即可按设计要求合格排放。
(6) 工艺流程简捷、工程造价低、运行经济、便于管理。
主要技术参数
为了实现低造价、低能耗、低运行成本和高去除率的目标 ,本工程除了固液分离和喷淋好氧装置设有小功率污水泵外 ,其余部分均建于地下 ,利用水力落差自流进水、自流出水。厌氧、缺氧、好氧三级生物处理合理组合,主要技术参数为 :
( 1 )集水池 :25m,停留时间 1 2小时 ,地下。
( 2 )水力筛网 4.8m 不锈钢筛板 ,地面。
( 3 )沉砂隔油池 :4m,半地面。
( 4 )厌氧消化池 :100m,停留时间 4天 ,地下。厌氧滤池 :50m,停留时间 2天 ,地下。
( 5 )中间水池 :5m,停留时间 5小时 ,地下。
( 6 )缺氧池 :100m,停留时间 4天 ,地下。
( 7 )喷淋好氧池 :25m,停留时间 1 2小时 ,地面。
( 8 )出水和生物净化池 :300m,停留 8天。
(1)粗粒化法
粗粒化法又称聚结过滤法。采用亲油疏水性材料,当含油废水通过时,微小油珠附聚其表面形成油膜,达到一定厚度时,在浮力和水流剪力的作用下,脱离滤料表面,形成颗粒大的油珠浮升到水面,进行油水分离。
(2)SBR法
针对排放具有间歇性和水质、水量较大的波动性,用SBR工艺,通过室内模拟实验,考察了污泥浓度及负荷、曝气时间等因素与处理效果的关系,从而确定其运行周期条件。出水水质达到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该工艺对餐饮废水的处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采用絮凝加药处理联合SBR工艺处理餐饮废水,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稳定,操作灵活,出水较好。
SBR法应用及其广泛,其很多变型及其改进工艺已成熟应用于各种领域,并且效果良好,占地面积小,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强。但是其自动化控制要求高,后续处理设备要求高,对滗水器要求很高,由于不设置初沉池,易产生浮渣,不适合农村及低耗能地区的推广。
屠宰废水预处理的两种主要方法为:气浮和筛滤(过滤孔径1~5mm)
气浮主要应用于废水量较小的处理站,其缺点主要是设备复杂、不易管理、运行成本高、卫生条件差;筛滤则主要应用于废水量较大的屠宰废水的预处理,管理方便,运行稳定。屠宰废水中的有机物主要为蛋白质和脂肪,该类物质属大分子长链有机物,难以被一般的好氧菌直接利用,在其生物降解过程中,一般先通过酶的作用分解成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小分子有机物后方可被好氧菌直接利用,因此在屠宰场污水处理设备中酸化水解工序的设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屠宰废水处理工艺很多,自然生态处理、生物处理、化学处理均有应用,各种工艺均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应根据进水水质的特点、处理和排放要求并综合考虑经济、管理因素选择屠宰场污水处理设备及工艺,并注意不同屠宰废水处理工艺的组合使用。例如主体构筑物可采用厌氧、好氧处理,再辅以自然生态处理,这样既能保证出水水质,又相对节省能源,降低运行费用。
我国目前多以小水量屠宰污水处理站为主,在目前环保投资较少的情况下,选择屠宰场污水处理设备和工艺应朝着高效、节能、集约化、规模化、易于管理的方向发展以降低处理费用。加强对屠宰场废水处理站的维护和管理,保证废水处理站的正常运行。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智能制造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