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潍坊浩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医院污水处理设备>>医院污水处理>> 大同.医院污水处理设备
wei fang hao yu huan bao she bei you xian gong si
浩宇销售总监: 朱明超
巴塔市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南京寰汇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4
根据以上论述,建议巴塔市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为:
BOD 5=160mg/L COD=300mg/L SS=240mg/L
TN=45mg/L NH +4—N=35mg/L
3.3.2 设计出水水质及处理程度
由于目前还不了解赤道几内亚关于污水排放的相关标准,参照国内相关标准。巴塔市临近大西洋,其污水厂的排放水体为海洋,故其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 标准。因此,污水厂出水水质标准为:
BOD 5≤20mg /L COD ≤60mg /L SS ≤20mg /L TN ≤20mg /L NH 3-N ≤8mg /L
根据设计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确定本工程处理程度见下表。
污水处理程度表
巴塔市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南京寰汇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5 3 污水厂处理工艺方案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在当前污水处理领域,是应用的处理技术之一,它有效地用于以生活污水为主的处理。常用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有氧化沟、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 )、A 2/0以及AB 法处理工艺等。以下对氧化沟和SBR 法两种方案进行比较。
方案一:氧化沟法
1、氧化沟工艺方面的特征
巴塔市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南京寰汇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8 b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Q max =2916.6 m 3/h
过栅流速:v=0.9 m/s
栅条间隙:b=20 mm
栅前水深:h=0.8 m
安装角度:α=75°
c 、主要工程内容
设机械格栅二套,每套宽1.3m ,栅条宽10mm ,配用电机功率0.75kw 。
在粗格栅井前设有事故排放管,闸门控制,当出现停电等事故时,所有污水临时排入大海。
每套粗格栅前后设有手动闸门(共4台) 备作检修和切换用。地下埋深6.5m 。
d 、运行方式
根据格栅前后水位差或按时间周期自动控制清渣,也可机旁手动控制清渣。
(2)进水泵房
a 、功能:将污水提升入处理构筑物。
b 、设计参数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技术的相关介绍
长沙潺林水处理设备|www.chanlin58。。com|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主要用于居住小区(含别墅小区) 、高级宾馆、综合办公楼和各类公共建筑的生活污水处理,经该设备的出水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全套设备均可埋设于地下,故称“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是指将污水处理设施中的主体构筑物埋在地下或半地下的污水处理技术。其主要有占地面积小、噪音低、无异味、受气候影响小、管理方便、处理效率高等特点。
一、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技术有以下几种:
1、早期无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技术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开发出了一系列地埋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如生活污水处理沼气池、CL 型地埋式不耗电生活污水处理装置、A-A2/O无能耗污水净化系统、HW 系列无动力高效生活污水净化装置、GW 自净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以及A2/O2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等等。这些处理技术的主体工艺大都运用厌氧消化——好氧降解、两段生物膜法等传统理论使污水、粪便得以净化,污水按水力位能原理自行运行而无需外加动力。凭借投资省、无需运行费用、便于维护与管理等特点在国内部分省市得到广泛应用。其基本流程为:生活污水→厌氧消化→厌氧生物过滤→接触氧化→排放。
2、UUAR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
2005年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的沈东升等人研究出了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无动力厌氧达标处理技术(UUAR )。该技术采用生活污水自流的方式,应用厌氧生物膜技术及推流原理,采用内充固定空心球状填料的地下厌氧管道式或折流式反应器装置为*处理设备,利用附着于空心球状填料内外表面或悬浮的专门驯化专性厌氧或兼氧微生物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病原菌和部分氮、磷,从而达到净化生活污水的目的。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无日常运行费用,适宜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分散处理。
行处理。生活污水经调节池均匀水质、水量后,连续流经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进行生化处理。在缺氧池中进行反硝化脱氮处理,在好氧池中进行去碳及硝化反应。在二沉池前投加化学药剂,利用化学法除磷。剩余污泥送至污泥浓缩池经污泥消化、稳定、浓缩后脱水处置,定期外运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出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中的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一级排放标准。
5、一体化小型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技术
一体化小型地埋市污水处理设施技是指将处理规模较小,集污水处理工艺各部分功能,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沉淀、消毒等于一体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埋设于地下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技术。目前,地埋式一体化处理技术按工艺划分有生物接触氧化法、SBR 法、A/O及A2/O工艺等。处理装置可做成钢制定型设备整体敷设或钢混结构现场浇注。
6、SBR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工艺
地埋式SBR 工艺普遍用于处理小区生活污水。污水经格栅去除较大悬浮颗粒物后流入集水井,均匀水质后由提升泵输送至SBR 反应池,有机物经好氧微生物的吸附、分解被降解为无机盐、水和二氧化碳。产生的剩余污泥经污泥消化池消化后由吸粪车抽走外运处理。该工艺与传统SBR 工艺的区别在于滗水器采用动力提升式,而非传统的重力流;剩余污泥采用潜污泵输送至污泥消化池;曝气机采用潜水曝气机,进气管设有电控阀门。整个工艺结构简单,布置紧凑,节省占地,投资运行费用低,无需调节池和二沉池,不易发生污泥膨胀。出水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7、一体化生物滤池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工艺
2008年,东南大学的曹大伟等人开发了一套地埋式一体化生物滤池工艺。其主体为一体化结构,由缺氧池、生物滤池和沉淀池三部分组成。污水进入缺氧池后,沿折流板形成推流,出水通过半管式溢流布水器自流进入生物滤池。生物滤池通过拔风管进行自然通风,利用两级溅水盘强化充氧效果。出水流入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部分回流至缺氧池,其余排出体系。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
二、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技术工艺成熟、占地省、处理效果好、适用范围广,是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有益补充,为小型分散污染源生活污水的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但同时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该技术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投资运行费用较高、缺少应急排放措施、设备使用寿命短等等。如能在这些问题上通过相应技术措施加以突破的话,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将具更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1、整个设备处理系统配有全自动电气控制系统和设备故障报警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平时一般不需要专人管理,只需适时地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2、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埋设于地表以下,设备上面的地表可作为绿化或其他用地,不需要建房及采
3、生化池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其填料的体积负荷比较低,微生物处于自身氧化阶段,产
3、早期有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
我国对地埋式有动力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同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1994年开发出的新型WSZ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工艺流程为:污水→调节池→初沉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池。调节池停留时间为4-8h ,为节省占地面积,初沉池和二沉池均采用竖流式沉淀池,接触氧化池内设置半软性填料,停留时间为2.5-3.2h ;199年苏杨等人研究的高效生活污水净化槽技术是以传统化粪池为基础,在好氧区增设曝气装置,同时增设沉淀区并增加了污泥回流系统,此外,在第二厌氧区底部堆积部分漂浮填料以防止污泥流失,提高净化槽负荷。
4、A/O法+化学除磷法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
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一期污水处理厂采用地埋式A/O法+化学除磷法工艺对当地生活污水进
设计流量:Q=2916.6 m 3/h
设计扬程:H=12 m
c 、主要工程内容
(1)可考虑不设初沉池,有机性悬浮物在氧化沟内能沟达到好氧稳定的程度。
(2)可考虑不单设二次沉淀池,使氧化沟与二次沉淀池合建,可省去污泥回流装置。
(3)BOD 负荷低,耐水质水量水温冲击。由于设计泥龄较长,污泥产率低,且多已达到基本稳定的程度,可直接浓缩脱水,勿需再进行消化处理。
(4)污泥龄长,可以存活与繁殖时代时间长、增殖速度慢的微生物,氧化沟能够具有反硝化脱氮的效应。
(5)氧化沟*的水流状态,有利于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作用。
(6)构造简单,管理方便,运行成本低。
2、氧化沟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建设费用较高。
方案二:S 法
1、R 法工艺方面的特征
(1)工艺系统组成简单,勿需设污泥回流设备,不单独设二次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智能制造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