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鲁盛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地埋式成套污水处理装置

参  考  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产品型号

品       牌LS

厂商性质生产商

所  在  地潍坊市

更新时间:2019-11-16 10:53:08浏览次数:309次

联系我时,请告知来自 智能制造网
地埋式成套污水处理装置,产生的气泡不仅微细、粒度均匀、密集度大、而且上浮稳定,对液体扰动微小,因此特别适用于对疏松絮凝体、细小颗粒的固液分离;

地埋式成套污水处理装置

加压溶气气浮法在国内外应
用为广泛。目前压力气气浮法应用为广泛。与其他方法相比,它具有以下优点:
在加压条件下,空气的溶解度
大,供气浮用的气泡数量多,能够确保气浮效果;
溶入的气体经骤然减压释放,
产生的气泡不仅微细、粒度均匀、密集度大、而且上浮稳定,对液体扰动微小,因此特别适用于对疏松絮凝体、细小颗粒的固液分离;
工艺过程及设备比较简单,便
于管理、维护;
特别是部分回流式,处理效果
显著、稳定,并能较大地节约能耗。
水泵自调节池将原水提升到反应池。絮凝剂在吸水管上
泵前
投入,并经叶轮混合于反应池
中进行絮凝,根据废水的性质不同反应池的强度和反应时间应有所调整。反应后的絮凝水进入气浮池的接触区,与来自溶气释放器释出的溶气水相混合,此时水中的
絮粒和微气泡相互碰撞粘附,形成带气絮粒而上浮,并在分离区进行固液分离,浮至水面的泥渣由刮渣机刮至排渣槽排出。清水则由穿孔集水管汇集至集水槽后出
流。部分清水经由回流水泵加压后进入溶气罐,在罐内与来自空压机的压缩空气相互接触溶解,饱和溶气水从罐底通过管道输向释放器。
压力溶气气浮法工艺主要由
三部分组成,即压力溶气系统、溶气释放系统及气浮分离系统。
)压力溶气系统。它包括水
泵、空压机、压力溶气罐及其它附属设备。其中压力溶气罐是影响溶气效果的关键设备。
采用空压机供气方式的溶气
系统是目前应用广泛的压力溶气系统。气浮法所需空气量较少,可选用功率小的空压机,并采取间歇运行方式。此外空压机供气还可以保证水泵的压力不致有大的损失。一般水泵至溶气罐的压力约
0.5MPa
,因此可以节省能耗。
)溶气释放系统。它一般是由
释放器(或穿孔管、减压阀)及溶气水管路所组成。溶气释放器的功能是将压力溶气水通过消能、减压,使溶入水中的气体以微气泡的形式释放出来,并能迅速而均
匀地与水中杂质相粘附。地埋式成套污水处理装置
对溶气释放器的具体要求是:

充分地减压消能,保证溶人水中的气体能充分地全部释放出来;
消能要符合气体释出的规律,
保证气泡的微细度,增加气泡的个数,增大与杂质粘附的表面积,防止微气泡之间的相互碰撞而使气泡扩大;
创造释气水与待处理水中絮凝
体良好的粘附条件,避免水流冲击,确保气泡能迅速均匀地与待处理水混合,提高
捕捉
机率;
为了迅速地消能,必须缩小水
流通道,故必须要有防止水流通道堵塞的措施;
构造力求简单,材质要坚固、
耐腐蚀,同时要便于加工、制造与拆装,尽量减少可动部件,确保运行稳定、可靠;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确定:由于该污水可生化性比较好,B/C比在0.5以上,可采用生化法处理即可达到排放标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新技术的应用,污水处理技术已日趋完善、污水处理工艺也在不段更新,目前城市污水主要有以下处理工艺:1、活性污泥法及其改良工艺法:包括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延时曝气法、AB法、A/O法、A2/O法、氧化沟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法)等;2、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塔滤、生物流化床、生物接触氧化法等;由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在采取工艺上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80年代所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所使用的基本上是传统的活性污泥,90年代以来,各种改良的活性污泥工艺取代了投资大、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的传统活性污泥法,其中氧化沟法、接触氧化法等。
目前又有很多种名称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在小规模地应用于污水处理工程、但总的处理原理实质上都是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工艺上演变而来、采用该类工艺、相对来说需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因为每一种新生事物都必须经过*的生产实践经验的结累后方能得到进一步推广与应。因此、为保证本工程运行、管理、处理效果等各指标都能稳定地达到预期处理目的、我厂*采用成熟的处理工艺(以厌氧水解、生物接触氧化法为主相结合的处理工艺的方法)来设计、从而达到排放目的,使业主能在工程投资、维护、管理、运行费用、处理效果稳定性各方面都能有比较好的回报。 何谓活性污泥膨化现象一般系指在曝气池中之活性污泥因沉降性及压缩性不佳,致沉淀池中污泥沉降缓慢或*不沉降;在此情况下,污泥之容积指数(SVI)趋高,其30分钟沉降结果如图3所示;沉淀池中污泥毯迅速堆积升高导致部分污泥溢流,使放流水中含有大量之悬浮物体,常导致放流水不符合排放标准。
污泥膨化现象通常包含污泥松化及丝状菌过度生长两种情况。污泥松化之特征为SV30介于700~950ml/L,但几小时后SV30常降为400~600 ml/L,胶羽松散且丝状菌不多(丝状菌分类常为0~1)、污泥不易从沉淀池溢出,严重时添加混凝剂控制即可;其原因除废水特性外大多为曝气搅拌过量所致,如使用喷射式曝气机或表曝机者。而丝状菌过度生长(如图4所示)之原因与控制措施则相对较为复杂。以下针对丝状菌过度生长导致之污泥膨化现象进行讨论。1.丝状菌之特性数据依据数据显示,造成污泥膨化之生物,大致上有丝状增殖酵母及其他丝状微生物等;一般而言,丝状菌之比增殖速率较细菌为低。因此,丝状菌在生存竞争环境中如欲得胜,在于环境突遭变异时,对其他细菌之增殖速度形成抑制,对丝状菌抑制较小,如此才会形成优势。有关丝状菌之特性,归纳如下:(1)与胶羽生成菌比较,丝状菌有较大之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因此对低浓度基质、溶氧之摄取较有利。(2)丝状菌比胶羽生成菌具有较强之阻碍物质抵抗性。(3)丝状菌不为原生动物及微小后生动物等掠食者所摄取。(4)丝状菌比胶羽生成菌对环境有较广之适应范围。2.活性污泥膨化之原因及处置对策污泥膨化之原因大致上有:废水特性(如高醣类废水)、基质浓度低、pH过低(低于6)、硫化物浓度高、溶氧值低及营养物不足等因素。但因可能同时存在两种以上因素,故在判别上不容易。
A/O法即厌氧—好氧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设计要点:A:厌氧水解池采用上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形式,设计水力停留时间为2~4小时。厌氧池下部为污泥床区,污泥床厚度通常控制在1~1.2M之间,进水系统可采用脉冲进水中阻力布水系统,底部设布水沟,保留污泥不沉积底部,呈悬浮状态。污泥床平均浓度为30~35g/l,则污泥负荷为0.35~0.30kgCODcr/kg(ss).d。B: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是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之间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池内设有填料,微生物一部分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于填料表面,一部分则以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因此它兼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的特点。曝气系统可采用鼓风或射流曝氧增氧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投资及运行成本)。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