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本驱动器在继承四通电机公司以往驱动器细分技术的基础上,*引入了全新的动态智能电流控制技术,从而大大改善了电机电流的控制精度,进一步降低了力矩的脉动,提高了细分的精度,并且可以将电机的损耗降低30%,达到减小电机温升的效果。更宽的电压电流范围可以满足更多的应用场合;通过动态智能控制模式可以根据实际的运行工况寻得*的控制方式,方便的电流设定功能方便适配多种型号电机。
电气特性(环境温度Tj=25℃时)
供电电源 | 24V ~ 70VDC,容量0.2KVA |
输出电流 | 峰值6 A/相(Max)(输出电流可由面板拨码开关设定) |
驱动方式 | 恒相流PWM控制 |
励磁方式 | A型:整步,半步,4细分,8细分,16细分,32细分,64细分 |
绝缘电阻 | 在常温常压下>500MΩ |
绝缘强度 | 在常温常压下0.5KV,1 Min |
使用环境及参数
冷却方式 | 强制风冷 | |
使用环境 | 场合 | 尽量避免粉尘、油雾及腐蚀性气体 |
温度 | 0℃ ~ +50℃ | |
湿度 | < 80%RH,无凝露,无结霜 | |
震动 | 5.9m/s2Max | |
保存温度 | -20℃ ~ +65℃ | |
外形尺寸 | 133×77×46mm | |
重量 | 0.52Kg |
【提示注意】由于储运环境温度的剧烈变化,容易产生凝露或结霜,此时应把驱动器放置12小时以上, 待驱动器温度与环境温度*后方可通电运行。
功能及使用
电源电压
本驱动器采用直流电源供电,由机壳正面的红色指示灯指示。电源电压在DC24V~DC70V之间都可以正常工作,用户可以直接采用变压器整流加电容滤波电路提供。但注意应使整流后电压纹波峰值不超过70V。考虑到电网电压的波动,变压器副边空载输出电压建议小于50VAC。采用较低的电源电压会使电机高速运行力矩下降,但有助于驱动器降低温升和增加低速时的运行平稳性(请参考适配电机矩频特性曲线)。所加电源的输出能力应不少于电机的额定相电流,电源电压越低则对电源电流输出能力的要求越大。接线时务必注意电源正负,切勿反接!
电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驱动器的性能和功能,电源的纹波大小影响细分的精度,电源共模干扰的抑制能力影响系统的抗干扰性,因此对于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用户一定要注意提高电源的质量。
输出电流选择
本驱动器采用双极恒流方式,zui大输出电流值为6A/相(峰值),根据驱动器侧板开关(4,5,6)的不同组合可以方便的选择8种电流值,从3.0A到6.2A(详见电流选择表),(注意:这里所说的电流是指驱动器每相输出正弦波电流的峰值,使用串电流表的方式不能得到正确的读数。)
用户有非标的特殊电流要求应与厂家,列出的标准电流用户可根据所用电机灵活调整。对于按照电流有效值标称的电机应按照标称值的120%~140%选择,而对于一些6根出线的单极型电机,在配合本驱动器使用时应按标称值的70%选择电流。
4 | 5 | 6 |
| 4 | 5 | 6 |
| 4 | 5 | 6 |
| 4 | 5 | 6 |
|
OFF | OFF | OFF | 6.2A | ON | ON | OFF | 5.2A | ON | OFF | OFF | 5.8A | OFF | ON | OFF | 5.6A |
ON | ON | ON | 3.0A | ON | OFF | ON | 4.6A | OFF | ON | ON | 4.0A | OFF | OFF | ON | 5.0A |
细分运行模式
本驱动器有A、B两种类型,每种类型各提供8种细分运行模式。对于A型,可提供整步、半步(优化半步)、4细分、8细分、16细分、32细分、64细分模式;对于B型,可提供整步、半步、4细分、5细分、8细分、10细分、20及40细分模式。对于类型的选择,用户需要事先确定通知厂家。驱动器出厂时,面板上会有类型标注。8种细分模式用户既可通过侧板开关(1,2,3)方便设定(详见细分模式选择表)。细分步数均相对整步而言,如驱动整步为1.8度电机,设定整步运行时,一个脉冲使电机转动1.8度,半步时,一个脉冲使电机转动0.9度,4细分时一个脉冲则使电机转动0.45度……
(我公司也可按客户需求,提供25细分、50细分及128细分的驱动器)
A型
1 | 2 | 3 |
| 1 | 2 | 3 |
| 1 | 2 | 3 |
| 1 | 2 | 3 |
|
OFF | OFF | OFF | 空 | ON | ON | OFF | 32细分 | ON | OFF | OFF | 8细分 | OFF | ON | OFF | 半步 |
ON | ON | ON | 64细分 | ON | OFF | ON | 16细分 | OFF | ON | ON | 4细分 | OFF | OFF | ON | 整步 |
B型
1 | 2 | 3 |
| 1 | 2 | 3 |
| 1 | 2 | 3 |
| 1 | 2 | 3 |
|
OFF | OFF | OFF | 整步 | ON | ON | OFF | 20细分 | ON | OFF | OFF | 8细分 | OFF | ON | OFF | 4细分 |
ON | ON | ON | 40细分 | ON | OFF | ON | 10细分 | OFF | ON | ON | 5细分 | OFF | OFF | ON | 半步 |
错相保护
两相电机与驱动器连接时,用户极易接错相,从而严重损坏驱动器。本驱动器设计了错相保护电路,用户接错相时,驱动器不会损坏,但电机运行不正常,主要表现在出力极小。遇此情况,应检查电机接线是否错误。
脱机功能
脱机控制端外加低电平时,驱动器将切断电机各相绕组电流使电机轴处于自由状态,此时步进脉冲将不能被响应。此状态可有效降低驱动器和电机的功耗和温升。当不需用此功能时,脱机端可悬空。
动态寻优
本驱动器中包含*的动态寻优电路,它可以根据当前电机的工作状况作出相应的调整,以达到*的运行效果。要注意的是该电路需要5秒左右的初始化过程,因此在刚上电的几秒内,效果可能不理想,几秒后就会恢复。用户可以避开这段时间。
双脉冲方式
本驱动器可以在用户订货时选择双脉冲形式,双脉冲方式下方向端口接受反转脉冲的控制而不是单脉冲时的电平,双脉冲模式下方向口的设定和时序要求于脉冲端*。
电机接线
本驱动器的设计为配合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使用,所采用的是双极恒流的控制方式,可以zui大限度的利用电机的铁磁材料。可以配合4线,6线及8线的电机使用。对于8线的电机在电流允许的前提下,可以接成串联或并联方式使用。要特别提出注意的是,本驱动器不能配合5线两相电机使用!为了更好的使用本驱动器,用户在系统接线时,应遵循强电线(电机相线,电源线)与弱电信号线分开的原则,以避免控制信号被干扰。在无法分别布线或有强干扰源(变频器,电磁阀等)存在的情况下,使用屏蔽电缆传送控制信号;采用较高电平的控制信号也对抵抗干扰有积极的意义。
输入信号

注意:
本驱动器采用单脉冲控制方式。输入控制信号通过内置光耦隔离,采用双端输入接法。为确保内置光耦能可靠导通,要求控制信号提供至少6mA的电流。内置光耦的限流电阻为220Ω,适合TTL电平的信号接口(VCC=5V)。当输入信号不是TTL电平时,用户要加限流电阻,12V时加1K电阻,24V时加2K电阻。端子接线时请务必接牢,避免由于松动造成的异常或损坏。
脉冲输入 STEP
驱动器内部光耦从关断到开通的过程被驱动器解释为一个脉冲,此时驱动器将按照相应的时序驱动电机运行一步。脉冲有效电平(使光耦维持导通)的持续时间不应少于1us。本驱动器的信号zui高响应频率为500KHz。
方向输入DIR
该端的高电平和低电平被解释为电机运行的两个方向(单脉冲模式),信号的改变将使电机运行的方向发生变化。该端的悬空被等效认为输入高电平。要注意一点是,应确保方向脉冲输入至少2μs建立,从而避免驱动器对脉冲的错误响应。当不需换向时,DIR信号端可悬空。双脉冲型在该端接受反转脉冲,时序逻辑要求与脉冲输入端相同。
脱机输入FREE
输入低电平时电机相电流被切断,转子处于自由状态。不用此功能时信号端可悬空。
外形尺寸 单位:mm
注意:
驱动器安装时应保证设备的通风良好,并定期检查散热风扇运转是否正常;机柜内有多个驱动器并列使用时要保证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