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 工控机 嵌入式系统 人机界面 工业以太网 现场总线 变频器 机器视觉 DCS PAC/PLMC SCADA 工业软件 ICS信息安全 应用方案 无线通讯
北京宏昌信科技有限公司
暂无信息 |
AURAFS1便携式甲烷/非甲烷总烃分析仪(便携式色谱仪)产品概述HoneywellAuraFS1便携式固定污染源甲烷/非甲烷总烃现场直读式分析仪是霍尼韦尔分析色谱技术与物联网智慧环保技术相融合的环保移动检测产品
AURAFS1 便携式甲烷/非甲烷总烃分析仪(便携式色谱仪)产品概述
Honeywell Aura F S1便携式固定污染源甲烷/非甲烷总烃现场直读式分析仪是霍尼韦尔分析色谱技术与物联网智慧环保技术相融合的环保移动检测产品。该系统采用了行业的气相色谱系统设计经验和霍尼韦尔制造体系,其核心模块均为进口部件,整套系统具有稳定可靠的检测数据一致性、符合人机工程的操作便利性及良好的便携性。产品配套高温伴热采样管路, 耐腐蚀的预处理系统,方便的供气、供电组件和简单高效的人机界面及打印机,满足中国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为固定污染源VOCs废气现场直读检测提供了高品质的检测方案。
AURAFS1 便携式甲烷/非甲烷总烃分析仪(便携式色谱仪)工作原理
依据中国国家标准及美国EPA标准的预处理方法,样气进入在线气相色谱仪(GC-FID),通过定量环定量,通过阀切换进入不同的色谱柱,将总烃,甲烷或特征因子依 次进入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分别测定多组组分浓度。再通过内置处理单元融合计算得出准确的总烃,甲烷,非甲烷总烃及特征因子数值并现场显示、打印、记录。 Aura F S1系统还可通过无线网络,将现场各关键数据上传至相关使用单位。
AURAFS1 便携式甲烷/非甲烷总烃分析仪(便携式色谱仪)产品介绍
系统特点
数据无忧 - 数据真实、准确
色谱分析仪采用EPC电子全自动压力流量控制,柱箱温度控制采用 霍尼韦尔ATC恒温技术,保证了检测数据的稳定性
色谱分析仪采用全程伴热,及有限元热分析设计,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采样管线采用PTFE或惰性化金属,降低样品吸附,保证数据准确性
霍尼韦尔专业级色谱工作站软件,保准保稳
使用无忧 - 操作简单,维护轻松
整机单体重量7公斤,携带及作业方便灵活
整机一体化设计,充电、充气、保养等省时省力
整机一键式设计,自动化采样、分析、出结果,操作省心
可移动式平板操控软件,查看数据详情及系统操作
零学习,高亮屏使用界面,操作简易
原厂专家团队可实时远程支持,操作无忧
安全无忧 - 安全可靠,现场适应性好
熄火自动断气,确保系统本质安全
完整的系统诊断及安全日志,满足的管理要求
适应国内外多地区客户使用要求
AURAFS1 便携式甲烷/非甲烷总烃分析仪(便携式色谱仪)技术参数
检测项目 甲烷/非甲烷总烃(可扩展苯系物等其它特征因子)
检测能力 总烃THC、甲烷CH4、非甲烷总烃NMHC
量程 甲烷(0.01~10000ppm); 非甲烷总烃(0.01~100ppm)/(0.01 ppm~10000 ppm)(可选)
重复性 RSD< 1%
检出限 ≤ 0.01 ppm
量程漂移 < 2% F.S.(24 h)
零点漂移 < 0.5% F.S.(24 h)
工作环境 温度: 5 ? 40 ℃; 湿度: 10% - 90% R.H
分析周期 60~180 秒(可选)
AURAFS1 便携式甲烷/非甲烷总烃分析仪(便携式色谱仪)系统构成
Aura F S 甲烷/非甲烷总烃及特征因子现场直读式检测系统
Aura F S由六部分系统构成
主机系统
主控软件系统
气源(氢气、纯净空气)
无线通讯模块
定位系统
过滤预处理模块
色谱分析仪 -NMHC -THC -CH4
高温伴热采样探头
样气采样探头
伴热管线(多种长度可选)
供电系统
可充电电池模块
交流电源适配器
便携运输箱 抗冲击,防水,防尘箱
校准系统 标准气体
显示单元 工业级平板电脑
输出单元 现场移动打印机
AURAFS1 便携式甲烷/非甲烷总烃分析仪(便携式色谱仪)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952-2020)
4.3储油油气排放控制
4.3.1 所有影响储油油气密闭性的部件,包括油气管线和所连接的法兰、阀门、快接头以及其他相
关部件在正常工作状况下应保持密闭,油气泄漏浓度满足本标准油气回收系统密闭点位限值要求。
4.3.2 采用红外摄像方式检测油气回收系统密闭点位时,不应有油气泄漏。
4.3.3埋地油罐应采用电子式液位计进行汽油密闭测量。
4.3.4 应采用符合 GB 50156相关规定的溢油控制措施。
4.4加油油气排放控制
4.4.1加油产生的油气应采用 真空辅助方式密闭收集。
4.4.2油气回收管线应坡向油罐,坡度不应小于1%,受地形限制无法满足坡度要求的可设置集液
4.4.3加油软管应配备拉断截止阀, 加油时应防止溢油和滴油。
4.4.4当辖区内采用 ORVR的轻型汽车达到汽车保有量的20%后,油气回收系统、在线监测系统应
5.3 各种加油油气回收系统的气液比均应在大于等于1.0和小于等于1.2范围内.
5.4油气处理装置的油气排放浓度1小时平均浓度值应小于等于25g/m3.
5.5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仪(以甲烷或丙烷为校准气体)检测油气回收系统密闭点位,油气泄漏
检测值应小于等于500 umol/mol.
5. 6加油站企业边 界油气浓度无组织排放限值应满足表3要求。
AURAFS1 便携式甲烷/非甲烷总烃分析仪(便携式色谱仪)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950-2020)
4.3.5.1油气处理装置排气筒高度不低于4m.具体高度以及与周围建筑物的距离应根据环评价文件确定。
4.3.5.2发油时应采用防溢流系统。
4.3.5.3采用红外摄像方式检测油气收集系统密封点时,不应有油气泄漏。
4.4 VOCs 泄漏控制要求
企业中载有油品的设备与管线组件及油气收集系统,应按GB37822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
5排放限值
5.1发油排放限值
油气处理装置应执行表1规定的排放限值,不得稀释排放。
表1 油气处理装置排放限值
污染物项目 | 排放浓度(g/ml) | 处理效事(%) |
NMHC | ≤25 | ≥95 |
5.2泄源排放限值
油气收集系统密封点泄漏检测值不应超过500 pmol/mol
5.3企业边界排放限值
企业边界任意1小时NMHC平均浓度值不应超过4 mg/m3
6污染物监测要求
6.1企业应按照有关法律、(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和HJ 1118、
HU 819等规定,依法建立企业监测制度,制订监测方案,对污染物排放状况开展自行监测,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并依法公布监测结果。
6.2企业应按照环境监测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设计、建设、维护性采样口、采样测试平台和排污口标志。
6.3在不少于 50%发油鹤管处于发油时段对油气处理装置进口和出口油气进行采样,其中连接油船的油气处理装置应在发油时段中后期进行采样,对于包含吸附工艺的油气处理装置,采样应包括每个吸附塔的工作过程。监测采样按GB/T 16157、HJ/T 397、HJ732以及HJ38的规定执行。
6.4在发油时段采用氢火焰高子化检测仪(以甲烷或丙烷为校准气体)对油气收集系统密封点进行检测,其中连接油船的油气收集系统密封点应在发油时段中后期进行检测,监测采样和测定方法按HJ733的规定执行。
6.5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仪(以甲烷或丙烷为校准气体)对设备与管线组件密封点进行检测,监测采样和测定方法按HJ733的规定执行。
6.6企业边界 NMHC的监测采样和测定方法技HJ/T 55和HJ 604的规定执行,监测采样不应在向
AURAFS1 便携式甲烷/非甲烷总烃分析仪(便携式色谱仪)油品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951-2020)
4汽车罐车油气回收耦合阀、底部装卸油密封式快速接头应集中放置在管路箱内。多仓汽车罐将各仓油气回收管路在嶁项并联后进入管路箱。
5铁路罐车应符合 GB/T 5600的技术规定,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油气排放。
6采用红外摄像方式检测运输工具油气密封点时,不应有油气泄漏。油船排放控制1油船应设置密闭油气收集系统和惰性气体系统。
2油船油气收集系统应将向油船发油时产生的油气密闲送入油气处理装置。
3油船应在每个油仓设置独立的透气管线,每个透气管出口应安装一个压力/真空阀。
4油船运输过程中应保证油晶和油气不泄漏。
5油船应采用封闭式液位监测系统测量油仓液位高度、油气压力和温度。
6 采用红外摄像方式检测运输工具油气密封点时, 不应有油气滑漏。
5排放限值
5.1密闭性隈值
汽车罐车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执行表1规定的限值。
表1 汽车罐车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限值
单仓罐成多仓罐单个油仓的容积V(L) | 油气回收系统压力变动限值(kPa) | 油气回收阀压力变动限值(kPa) |
V≥9500 | ≤0.25 | ≤1.30 |
9500>V≥5500 | ≤0.38 | |
5500>V≥3800 | ≤0.50 | |
V<3800 | ≤0.65 |
5.2泄漏排放限值
运输工具油气密封点泄漏检测值不应超过500pmol/mol
6污染物监测要求
6.1运输工具所属企业应按照有关法律、《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环境监测管理办法》
和HJ819等规定,依法建立企业自行监测制度,制订监测方案,每年至少对汽车罐车油气回收系统
密闭性、运输工具油气密封点开展2次自行监测,2次监测时间间隔大于3个月,保存原始监测记
录,并依法公布监测结果,密闭性检测方法见附录A.
6.2汽车罐车生产企业应委托具有检测资质的机构对汽车罐车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进行检测,密闭
性检测方法见附录A,将检验结果向社会进行公开,公开内容见附录B.
6.3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仪 (以甲烷或丙烷为校准气体)对运输工具油气密封点进行检测,监测
您感兴趣的产品PRODUCTS YOU ARE INTERESTED IN
智能制造网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请输入你感兴趣的产品
请简单描述您的需求
请选择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