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产品

  • 行业产品

费尔伯恩精密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原子吸收光谱仪

返回列表页
参  考  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产品型号

品       牌

厂商性质其他

所  在  地

更新时间:2022-12-25 10:31:19浏览次数:189次

联系我时,请告知来自 智能制造网

产品简介

产地 上海 是否进口 否 ......

详细介绍

火焰系统

●高精度全自动化光学系统

色散率为1800/毫米刻线大面积光栅,新型自准直单色器,所有镜片均是石英镀膜,宽广的检测范围和光学稳定性确保了分析的精度。全自动6灯座配置六个独立灯电源,可分别预热;

 

●高分子雾化室

高分子材料抗腐蚀雾化室,耐酸碱,包括氢氟酸,无论是有机或是无机溶液都能得到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钛燃烧器

钛燃烧器,可选配50mm100mm燃烧器,空冷预混合型,耐腐蚀,耐高盐,大幅度提高火焰的效率和火焰分析的准确度;

 

●全自动化分析

能自动完成安全点火,熄灭和切换,结构可靠,故障率低,从而确保火焰法的灵敏度和重现性。

光源系统六灯位自动转换,可直接使用高性能空心阴极灯,提高火焰分析的灵敏度,自动调节供电参数和光束位置,全自动波长扫描和寻找波峰;

 

●软件功能

高智能软件,功能强大,友好的中文操作界面。全自动仪器及附加控制,火焰、石墨炉工作模式可自动切换,可自动优化,自动稀释;鼠标操作,自动设定菜单数据和校正方法;

 

 

石墨炉分析系统

●石墨炉温控

内外气双重温度控制,20阶线性或非线性升温,确保待测元素具有的灵敏度;炉内富集浓缩达20次,纵向光控监测石墨管内壁温度,可升温至3000℃.

 

●高技术指标

AA-88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元素测试灵敏度达到国际水平,灵敏度≤0.015μg/mL/1%;基线漂移小于0.003Abs/30m,稳定性优于0.005Abs/4h;

 

背景校正系统

采用*的氘空心阴极灯和自吸收扣背景进行背景校正,消除低含量测定时分子吸收的干扰,减少了氘灯的发射噪声,延长了使用寿命,具有的稳定性。氘灯背景信号为1A时,扣除背景能力>50倍;

 

智能化分析

智能性非常强,人性化设计,火焰和石墨炉原子化器自动切换,石墨炉原子化器自动优化,自动设置调节火焰高度,自动点火,水平位置自动优化,系统自动设置气体流量。如遇停电、误操作、乙炔泄漏等,系统会自动启动安全保护功能;

 

自动进样器

与石墨炉一体化设计,采用高精度注射器,可进0.5μl样品,具有智能化在线稀释与浓缩功能。

 



1.1.1适用于土壤、水、食品和植物样品中基质中的高达40种以上的痕量级金属及准金属的分析。

1.1.2分析元素包括:铝;砷;钙;镉,铬;铜;铁;汞;镁;锰;钼;钠;镍;铅;锡;钒和锌,硒,碲,铋,锡和锗。

1.1.3可同时使用火焰和石墨炉作为热源和氢化物蒸气生成辅助物对氢化物形成元素进行分析;

1.1.4可分析带化学/物理或相关干扰物的有限基质样本中的金属/准金属

1.1.5具有可升级的用户友好型软件,允许远程控制操作;支持与Windows兼容的数据集成、跟踪审核、可定制的数据报告和在线帮助(向导);支持多任务处理

 

2.1.1包括一个波长跨度大有效光源,且在使用寿命期间保持稳定

2.1.2 8个灯,包括使用寿命超过2000小时的钨卤素灯,光照强度≥3000oC

2.1.3单色仪:与色散元素组成衍射光栅。单色仪带自校准及软件控制;每毫米≥1000线/槽;长度为>250 mm

2.1.4包括雾化器,流量可调,防腐蚀

2.1.5进口光电倍增管

2.1.6在175 nm-900 nm波长范围内,光谱/辐射灵敏度在~0.01 ~ 80mA/W或更高;不排除190纳米的下限;

2.1.7可使用石墨炉电热雾化和火焰雾化

2.1.8适用于样本量低至0.1μl的样本分析

2.1.9有样品准备

2.2.0液体样品分析

2.2.1使用(热解涂层管)石墨管

2.2.2气体流量可由PC/软件自动调用和编程

2.2.3加热温度可升温到3000oC以上,带20级加热调节等级

2.2.4含数字化/软件控制的干燥、灰化和雾化

2.2.5分析范围应大于2个数量级

2.2.6具有可以控制或减少光谱、化学或物理干扰的机制

2.2.7满足以下选定元素的灵敏度和检测限(ng/ml):铝= 0.1;砷= 0.5;钙= 0.25;镉= 0.01;铬= 0.03;铜= 0.05;铁= 0.25;汞= 5;镁= 0.2;锰= 0.01;钼= 0.5;钠= 0.02;镍= 0.5;铅= 0.1;锡= 5;钒= 1;锌= 0.05:

2.2.8提供自动校准灵敏度和背景校正

2.2.9 220 V-240V ,50/60 Hz

2.3.0带自动进样器

2.3.1自动取样器应可装入70个样品杯,6位试剂杯

2.3.2自动取样器支持在进样期间自动浓缩/稀释/修改

2.3.3自动取样器支持对进样的温度和速率进行编程控制

2.3.4自动取样器在10-100μl范围内可进行重复性/精度优于1 %的变量分配

2.3.5带冷液(低于0°C和> 3L的水;兼容220 V-240 V电源要求)

2.3.6安全系统能够控制冷却水(热压)、气体压力、主电源、炉体和过流

2.3.7仪器控制软件,包括校准;送样(包括进样和冲洗);气体和水的流动;顺序/批次运行;数据处理;错误检测与通信

2.3.8软件应为用户友好型(包括相关向导和帮助选项)

2.3.9该软件可控制附件,如发生器

2.4.0配备安装和校准工具包(包括起动器标准、单体或混合物和基体改进剂)

2.4.1提供基本的故障排除和维护工具包

2.4.2带排气系统,包括鼓风机和排气组件,能够满足流量≥5000升/分钟。排气系统至少有3米柔性不锈钢管和相应的金属螺丝/铆钉。排气系统耐受高温≥300oC

2.4.3带空气或空气/乙炔过滤器

2.4.4带气体流量≥0.7 L/min的氩气输送附件


1.1.1适用于土壤、水、食品和植物样品中基质中的高达40种以上的痕量级金属及准金属的分析。

1.1.2分析元素包括:铝;砷;钙;镉,铬;铜;铁;汞;镁;锰;钼;钠;镍;铅;锡;钒和锌,硒,碲,铋,锡和锗。

1.1.3可同时使用火焰和石墨炉作为热源和氢化物蒸气生成辅助物对氢化物形成元素进行分析;

1.1.4可分析带化学/物理或相关干扰物的有限基质样本中的金属/准金属

1.1.5具有可升级的用户友好型软件,允许远程控制操作;支持与Windows兼容的数据集成、跟踪审核、可定制的数据报告和在线帮助(向导);支持多任务处理

 

2.1.1包括一个波长跨度大有效光源,且在使用寿命期间保持稳定

2.1.2 8个灯,包括使用寿命超过2000小时的钨卤素灯,光照强度≥3000oC

2.1.3单色仪:与色散元素组成衍射光栅。单色仪带自校准及软件控制;每毫米≥1000线/槽;长度为>250 mm

2.1.4包括雾化器,流量可调,防腐蚀

2.1.5进口光电倍增管

2.1.6在175 nm-900 nm波长范围内,光谱/辐射灵敏度在~0.01 ~ 80mA/W或更高;不排除190纳米的下限;

2.1.7可使用石墨炉电热雾化和火焰雾化

2.1.8适用于样本量低至0.1μl的样本分析

2.1.9有样品准备

2.2.0液体样品分析

2.2.1使用(热解涂层管)石墨管

2.2.2气体流量可由PC/软件自动调用和编程

2.2.3加热温度可升温到3000oC以上,带20级加热调节等级

2.2.4含数字化/软件控制的干燥、灰化和雾化

2.2.5分析范围应大于2个数量级

2.2.6具有可以控制或减少光谱、化学或物理干扰的机制

2.2.7满足以下选定元素的灵敏度和检测限(ng/ml):铝= 0.1;砷= 0.5;钙= 0.25;镉= 0.01;铬= 0.03;铜= 0.05;铁= 0.25;汞= 5;镁= 0.2;锰= 0.01;钼= 0.5;钠= 0.02;镍= 0.5;铅= 0.1;锡= 5;钒= 1;锌= 0.05:

2.2.8提供自动校准灵敏度和背景校正

2.2.9 220 V-240V ,50/60 Hz

2.3.0带自动进样器

2.3.1自动取样器应可装入70个样品杯,6位试剂杯

2.3.2自动取样器支持在进样期间自动浓缩/稀释/修改

2.3.3自动取样器支持对进样的温度和速率进行编程控制

2.3.4自动取样器在10-100μl范围内可进行重复性/精度优于1 %的变量分配

2.3.5带冷液(低于0°C和> 3L的水;兼容220 V-240 V电源要求)

2.3.6安全系统能够控制冷却水(热压)、气体压力、主电源、炉体和过流

2.3.7仪器控制软件,包括校准;送样(包括进样和冲洗);气体和水的流动;顺序/批次运行;数据处理;错误检测与通信

2.3.8软件应为用户友好型(包括相关向导和帮助选项)

2.3.9该软件可控制附件,如发生器

2.4.0配备安装和校准工具包(包括起动器标准、单体或混合物和基体改进剂)

2.4.1提供基本的故障排除和维护工具包

2.4.2带排气系统,包括鼓风机和排气组件,能够满足流量≥5000升/分钟。排气系统至少有3米柔性不锈钢管和相应的金属螺丝/铆钉。排气系统耐受高温≥300oC

2.4.3带空气或空气/乙炔过滤器

2.4.4带气体流量≥0.7 L/min的氩气输送附件

2.4.5液体样品分析

2.4.6包含连接水冷再循环系统的附件(流量≥2 L/min)

3.1.英文安全标记

 

4.1.0应按照厂家ISO质量保证体系或同等质量保证体系制造、运输和安装

4.1.1在交货前确保系统和附件达到工作条件

4.1.2附件(如标准/试剂)在有效期内并符合预期用途(不降级)

4.1.3确保系统的安装、培训和运行正常进行

 

5.1.0在一至两天(1-2)的时间内,在终端用户现场安装系统,在此期间,主机可接受相关培训,而不妨碍安装过程。

5.1.1为终端用户提供5天的现场培训,不限于系统及其附件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基本的故障排除和维护,培训时间不超过4周。培训包括有效的软件使用,方法开发和/或系统内火焰和石墨以及氢化物蒸汽发生器的应用

5.1.2可提供一份适合最终用户的清晰的支持计划,并为客户和技术支持(售后服务)提供详细。在国内或区域内提供支持。该计划确保及时获得有关备件(和相关消耗品)、电话和/或电子通信的可用性和及时性以及近距离服务。向最终用户建议任何常规或预防性维修,以及在仪器使用寿命的内需要更换的部件

5.1.3提供两套完整的英文运行及服务手册,以及技术图纸

5.1.4提供安装所需的现场条件相关文件





感兴趣的产品PRODUCTS YOU ARE INTERESTED IN

智能制造网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 .      Copyright(C) 2021 https://www.gk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智能制造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登录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