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上海自动化仪表十一厂
上海调节器厂
上海转速表厂
上海自动化仪表六厂
上海自动化仪表九厂
上海远东仪表厂
上海自动化仪表五厂
上海自动化仪表四厂
上海自动化仪表四厂压力表校验器 上海自动化仪表四厂磁阻式电接点压力表 上海自动化仪表四厂不锈钢膜盒压力表 上海自动化仪表四厂电阻远传压力表 上海自动化仪表四厂矩形膜盒压力表 上海自动化仪表四厂不锈钢差压表 上海自动化仪表四厂电接点压力表 上海自动化仪表四厂不锈钢压力表 上海自动化仪表四厂双针压力表 上海自动化仪表四厂氨用压力表 上海自动化仪表四厂精密压力表 上海自动化仪表四厂膜盒压力表 上海自动化仪表四厂隔膜压力表 上海自动化仪表四厂膜片压力表 上海自动化仪表四厂普通压力表 上海自动化仪表四厂半钢压力表 不锈钢压力表 不锈钢耐震压力表 不锈钢差压表 磁助电接点压力表 防爆电接点压力表 压力表校验器 精密压力表 电感微压变送器 膜片压力表 不锈钢膜片压力表 法兰不锈钢膜片压力表 不锈钢隔膜压力表 全不锈钢隔膜压力表 卫生型隔膜压力表 卫生型抗震隔膜压力表 普通压力表 半钢压力表 耐震压力表 氨用压力表 双针双管压力表 电阻远传压力表 矩形膜盒压力表 膜盒压力表 不锈钢膜盒压力表 磁助电接点氨压力表 上海自动化仪表四厂耐震压力表
上海大华仪表厂
上海自动化仪表一厂
上海自动化仪表三厂
上海华东电子仪器厂

在岗位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时间:2010-10-13阅读:661
分享:
记全国劳动*、仪电杰出员工DCS公司陈 凯的事迹
陈凯1989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8月进DCS公司工作,工程师,中共党员。在担任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DCS公司党总支委员、副总期间,牢记“事业在本职,奉献在岗位”,追求“在岗位中实现自身的价值”。2000年以来,经他设计和组织完成的工程项目达百余项。实现销售达4.1亿元,创造效益近3000多万元。陈凯已成为技术、专业造诣很高的我国新一代工业控制系统的中青年科技专家。在赶超*的技术上作出了应有贡献。
“理想也好、愿望也好,必须自己的岗位,做好自己的本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愿望,从大的方面说是大理想、人生观,从小的说是自己的目标、追求。陈凯认为一个人离不开物资生活,是有一个生存问题,但是,作为一个青年科技工作者不能光为物质而生存,他应该把做好本职当作人生追求,把岗位当作自己的志向、抱负和人生价值。93年陈凯去美国学习时,他的表哥倪军在美国有相当的度,密西根大学的教授,博导,93年度美国杰出青年,受到过前美国总统*的接见。表哥在为陈凯接风的同时,直截了当希望表弟留在美国,“如果你留在美国,一切手续、费用由我来办,凭着我的地位和实力,*可以办到。”但是,陈凯感到组织上信任我,派我出来,应该有自己的追求,现在自仪公司为我创造了成长的机会,个人与组织是紧紧相连,我应该报效祖国和自仪公司。于是,陈凯婉言谢绝了表哥,仍然回到了DCS公司。
2000年的一天傍晚,下班铃声已经响过好久了,DCS副总陈凯,放下手中的图纸,收拾一下,准备回家。“叮铃铃”办公室的铃声骤响,陈凯接过,对方提出和他见面。会面时,陈凯才得知对方是家有名的猎头公司业务主管。因为DCS公司在上海的同行要挖他,年薪开价10万,并答应帮助解决住房困难。陈凯回答:“我仍然愿意为DCS公司工作。我如果要走,早在93年就可以到美国去了”。第二天上班,陈凯主动向公司总表示,自仪公司和DCS培养了我,请*放心,为了DCS公司的明天,我将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瞄准*技术,要多学习、多思考,多一点自主创新
1993年陈凯与同事们*次参与美国承接的外高桥项目,负责有关DCS控制系统画面生存工程等的开发工作,他就创建了具有自主特色的MAX1000的系统画面;接着当DCS公司*次承接的二套30万机组,他又创建了全激励仿真系统。
1998年他打破美方的技术封锁,独立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AX1000+“PLUS”软件包;99年既解决了计算机千年虫问题,又将“486”工作站升级为“奔腾”工作站。这些成果的取得,同事们都认为关键在于陈凯能够多学习、多思考、多点创新,关键在于他有坚定的信心、信念。控制系统画面设计,工作面大、幅度大,难度大,涉及到几百幅到一千幅画面,陈凯与同事从来没有做过,但他就是善于将使命、责任感,化为多学习、多思考。他想,如果今后每接到一个项目,都要重新设计一个画面,不仅影响进度,而且不能确保质量。能不能改进这个问题呢?思路一打开,他就坚持从标准化、规范化入手,进行整体性设计,运用、数字量、模拟量的控制逻辑,确保画面既形成整体规模,又可以规范操作,经过创造性设计和连续试验,终于开发成功了具有自身特色的MAX1000控制系统画面,美国同事为此感到十分惊讶,十分佩服。画面生存系统,成了90年代MAX1000系统开发和使用参照的标准化画面系统,也成了当时美国参照的样板。
彭城电厂30万机组项目发生了全激励仿真系统开发面临“山穷水尽”的困难,陈凯义不容辞地接受了新的挑战。由于该系统设计,在计算机控制方面,要求相当高,数据量十分多,要从6000-7000改到12000点,控制要从假的(设想)到与现场控制一模一样。陈凯经过反复思考,大胆提出改进传输方式,改进硬件结构,当将这一思路向美国专家进行咨询时,美国人回答*不可能。但是,陈凯敢于实践,敢于自主创新,化了半个月,终于完成了全激励仿真系统。98年DCS分公司承接了铜陵电厂30万千瓦机组项目,采用了美国MCS公司九十年代末推出的产品MAX1000+PLUS。美方进行技术封锁,要转让就开价很高,怎么办?美国能,我们也能;外国能设计,我们也能设计。陈凯主动请缨,提出自己开发。在一没参加培训、二无资料的情况下,化了20多个日日夜夜,终于把“公共逻辑”开发了出来,为DCS公司节约了资金,而且该逻辑更适合于我国的国情。事后,美方十分惊讶,再也不敢低估DCS分公司的实力。学习、思考、聪明地工作,正是陈凯成长为专家型人才的秘诀,展现了陈凯的人格魅力。
“科技人员学习国外的*技术,必须为我所用、必须拓展新领域”
美国的MAX1000系列DCS系统是自仪公司技术引进的产品,早在90年代,DCS公司就开始进行国产化的工作,通过2000-2001两年的不懈努力,陈凯组织了卡件的国产化研制工作,终于掌握了MAX1000系统的各层次的通讯结构、通讯规约和通讯协议,掌握了分散处理单元的核心工作机制,以及所有常规I/O卡件的生产制造技术。讲到为我所用,必然会让大家联想起陈凯*个敢于将DCS系统与DEH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形成一体化的故事。这个课题美国从来没有做过,当时陈凯与美国专家交换意见,美国专家认为不能做、不赞成、不支持。但是,陈凯就敢于拓展新领域,创出新思路,将软件与硬件结合起来研究;探索测速卡与伺服卡的运用,着手自己编制软件、设计卡件,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开发出了DCS系统与DEH系统相结合的电站一体化控制系统,*DCS与DEH相结合运用上的空白,又为DCS控制系统拓展新的领域提供了广阔天地。
随着用户对DCS系统的了解,越来越多的用户将原本不属DCS系统控制的点数纳入DCS系统控制的范畴。这样可使操作更加简便,管理更加方便,成本大大降低。2000年DCS公司承接了江苏徐塘电厂2X300MW机组项目,该项目的电气控制进入DCS系统是国内电厂中较早的,同时电厂提出了比以往“工程”要求更高的“精品工程”的目标,面对新世纪*套大型电厂项目,陈凯与同事们从设计开始,紧紧围绕电力部的规范以及项目技术协议的要求,组织技术攻关,狠抓工程质量,按质按期地完成了徐塘电厂的项目,又赢得了该厂二期项目,目前徐塘电厂已成为江苏省的“*电厂”。2001年DCS公司使用国产SUPMAX系统承接了山东章丘电厂2X135MW机组项目,之前SUPMAX500系统只是使用在小型自控项目,但章丘电厂项目包含了超常规的七个子系统,每套机组超过4000点I/O点数已和以往的大型电厂相同,对SUPMAX系统的进一步革新开发迫在眉睫,任务非常艰巨,但该项目机遇一定要抓住,它是新一代SUPMAX系统的依托,是舞台。在陈凯的带领下,终于在2002年2月底,完成了章丘电厂SUPMAX800系统的开发、生产、工程设计和组态调试,确保了章丘电厂项目的验收出场,创造了山东省电厂两套机组已年双投的新纪录。2003年DCS公司运用SUPMAX系统承接的3套类似规模机组以及一大批中型自控项目,通过了*的鉴定和测试,为我国自主开发的DCS系统增添了新的篇章。自仪公司承接了上海市经委、科委的环保能源控制装置的研制任务,2000年-2003年,陈凯与同事又参与了“LPG液化石油气加气机”、“LPG液化石油气加气站监控装置”、“CNG天然气加气站监控装置”的研制开发项目,为上海这一大都市的环保事业做出了贡献,并通过了市级鉴定,LPG装置目前已投入使用。围绕公司“系统做大、仪表做强”的发展战略,为了拓展系统开发领域,在UPS电源系统的基础上,能否在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占有一席之地,陈凯又根据自仪公司*的要求,为承接轨道交通8号线3000万的项目,协同参与洽谈,参加考察、学习,也作出了贡献。
“事业需要人、不断培育新人,这也是科技人员的使命。”
2001年12月,由于工作需要,陈凯承担起副总兼总工程师的责任。为此,他想得zui多的是“事业需要人、事业造就人”和“怎样复制自己、造就新人”,一方面陈凯坚持以身作则,以榜样来带领大家,由于连续的疲劳,他已经明显感到身体支出的透支,有好几次晕倒在工作现场。另一方面在管理上,他对自己提出了两点:一要为骨干创造一种机遇、一种机会,让他们在承接项目中敢于负责、敢于创新,提高技术能级,提升思想境界;二要为每一个科技人员创造在各自岗位上热爱企业、各尽所能、敬业奉献,创造一种环境、一种氛围。陈凯说,他想通过矩阵管理的探索,充分发挥每一个科技人员的聪明智慧和才能,在实现DCS公司“做大、做强”的发展目标中,进一步体现科技人员的自身价值。
DCS公司在快速发展,2000年销售为5000万元,2004年达到了12000万,这都与陈凯为此付出艰辛的努力分不开。为此,陈凯获得了一系列荣誉:95年上海市科技重点工业项目攻关*个人和机械部保电站重点攻关项目*个人,98年上海市*青年、上海市科技重点工业项目攻关*个人,2000年上海市建设工业新高地*个人、“全国科技工作者”。接着,陈凯又先后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科技工作者”、“上海市劳动*”、“上海市党员”等称号,并被推选为“上海市第八届党代会代表”。2003年被授予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杰出员工”称号。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