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电子称”巧妙的逃避检查
相信不少市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去市场买菜,买回来的菜不够斤两。难道是商贩的电子称有问题?
家住上海闸北区李妈妈每天都要到附近的菜市场去买菜。这天,李妈妈买完菜回来突然想起用自己家的弹簧秤再称一遍,这一秤不要紧,可把王女士给气坏了.才一斤多的海鲜就少了二两。李妈妈决定去找卖海鲜的摊主理论理论。没想到摊主二话不说,十分爽快的退还了差价。经过这件事情后,王女士开始注意起菜的分量了。结果却发现,缺斤短两的事情时有发生。
于是记者决定跟随王女士去体验一番。注意到,在这里不断有消费者称量他们买的东西,偶尔遇到几毛钱的差价,也没有人愿意去计较。经过调查发现,在蔬菜和水果的买卖中,缺斤少两的现象并不是很严重
第二天,记者又走访了济南市海鲜市场,买点螃蟹试试看。记者看到,摊主的电子称上显示螃蟹的重量已经超过了一斤半,但是让记者意外的是,摊主却说只有一斤四两。单价45块钱一斤的螃蟹,摊主居然如此的大方,不禁让记者产生了怀疑。随后记者在公平秤上一称,才一斤多的螃蟹居然就少了二两。
原来如此,听那些卖家说,“正常电子称开机以后,按一下99去皮。99去皮就是密码。不按99去皮就是标准称。”为了显示技术的真实性,店主从柜台里拿出一个秤砣,开始给记者演示起来。称重的结果显示为标准的10斤。而当他按下秤上的一个按键之后,再次称量秤砣的重量,结果居然凭空多出了半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