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河AEC4D-50接线端子板AEC4D-50
Model | Description | Points | Terminals | Modules Connected | Connection Cable | Weight | Speci?cations |
AEA3D | For2-wireTransmitter (forsingleordualredundant modules) | 8ptsx4 | M4screws | AAI135 AAI835 AAP135 | KS1 | 1.8kg | Insulationresistance:100 M?orgreaterat500VDC Withstandingvoltage:500 VACfor1minute |
AEA4D | Foranalogsignals (forsingleordualredundant modules) | 8ptsx2 | M4screws | AAI135 AAI835 AAP135 | KS1 | 1.5kg | |
16ptsx2 | M4screws | AAI141 AAV141 AAV142 AAV144 AAB841 AAI841 AAV542 AAV544 AAI143 AAI543 | |||||
AET4D | Forthermocouple (forsingleordualredundant modules) | 16ptsx2 | M4screws | AAT145 | KS1 | 1.8kg | |
AED5D | Fordigitalsignals (forsingleordualredundant modules) | 32ptsx1 | M4screws | ADV151 ADV551 | AKB331 | 1.5kg | |
ADV161(*1) ADV561(*1) | AKB337 | ||||||
AEF9D | For?eldbus (forsingleordualredundant modules) | 4portsx4 | M4screws | ALF111 | AKB336 | 1.8kg | |
AER4D | Forresistancetemperature detectors | 16pts | M4screws | AAR145 | AKB335 | 1.5kg | |
MRT(*2) | Forresistancetemperature detectors | 16ptsx2 | M4screws | AAR145 | KS8 | 1.8kg | |
AEC4D | Fordigitalsignals (forsingleordualredundant modules) | 16ptsx2 | M4screws | ADV141 ADV142 ADR541 | AKB332 AKB333 AKB334 | 1.8kg | Insulationresistance:100 M?orgreaterat500VDC Withstandingvoltage: Betweencommons; 1500VACfor1minute, commonminusside every8-channel Betweensignalandcase; 2300VACfor1minute |
AEA3D模拟量终端板(单、双冗余,8-通道)
AEA4D模拟量终端板(单、双冗余,8-通道)
AET4D模拟量终端板(单、双冗余,16-通道)
AED5D数字接线端子板(单、双冗余,32-通道)
AEC4D数字接线端子板(单、双冗余,16-通道)
AEF9D现场总线接线端子板
DCS系统也叫集散型控制系统,自1975年问世以来经历了二十余年的时间。这二十余年间,其可靠性、实用性不断提高,功能日益增强。如控制器的处理能力、网络通讯能力、控制算法、画面显示及综合管理能力等。所以DCS系统由过去的只应用在少数大型企业的控制系统,发展到电力、石油、化工、制药、冶金等多行业的广泛应用。特别是电力、石化这样的行业
DCS系统概念
•DCS即集散型控制系统,又称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它是基于计算机技术(Conputer)、控制技术(Control)、通讯技术(Communication)和图形显示技术(CRT)等4C技术,通过某种通信网络将分布在工业现场(附近)的现场控制站、检测站和操作控制中心的操作管理站、控制管理站及工程师站等连接起来,共同完成分散控制和集中操作、管理和综合控制的系统。
DCS之前的控制系统
•单元组合仪表:采用单元组合仪表的控制系统功能单一,配置也很不灵活,无法完成比较复杂的控制 。
•集中式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这种系统因采用了计算机,其运算速度、数据处理能力和控制功能大大提高。但集中式计算机控制系统有着严重不足,由于系统的一个主机担负着现场数据采集、处理、控制运算、显示、打印和控制操作,这样它的控制或采集规模受限制,性能不宜提高,且危险集中,可靠性低。
•早期的DCS系统采用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过程控制单元(PROCESS CONTROL UNIT),实现了分散控制 ,有各种控制功能要求的算法,通过组态独立完成回路控制;具有自诊断功能,采用可靠性技术,信号处理采取了抗干扰措施。这些技术特点在现代的DCS 系统中仍存在,另外,还采用带屏幕显示器的操作站与过程控制单元分离,实现集中监视,集中操作,系统信息综合管理,与现场控制分离。在通讯方面采用冗余通信系统,用同轴电缆作传输介质,将过程单元的信息送到操作站和上位计算机,实现了分散控制和集中管理。
DCS系统发展历程
•发展到第二阶段的DCS系统增加了批量控制和顺序控制的功能,采用更快速的16位微处理器和高分辨率的CRT,提高了操作站的功能。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更方便地将控制站、操作站、可编程序控制器和计算机互联,便于多机资源共享和分散控制。
• 其特点是向标准化的系统发展。允许多个不同厂家、不同品牌的产品共存于一个控制系统中,可以说它是DCS系统的一个发展趋势。另外,操作站采用32位微处理器,处理信息量扩大,加工信息的质量提高,采用触屏、轨迹球、鼠标器,运用窗口技术及智能显示器,更方便操作指导。控制算法软件也越来越丰富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