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砚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德日相机工业发展简史

时间:2019-10-26阅读:511
分享:

  二十世纪初期,随着柯达公司的崛起,小型化、易操作的照相机开始大量走入人们的生活,摄影不再是少数有着丰富知识储备和经验的摄影师们的专属。摄影不仅学习成本大大降低,资金成本也不那么让人望而却步了。

  然而,低成本也是有代价的。谁也不会奢望一台售价一美元的“KODAK BROWNIE”相机能够取代摄影师们工作室里的大家伙、拍出画质精细的照片。毕竟那个年代的工业水平还不允许在这样的成本前提下做出多么的产品。那么结果就是,对于广大的普通爱好者来说,花小钱买来轻松的拍摄体验,即使得到的照片质量不那么精细,也很值得一试;而对于一些以职业摄影师或是对画面质量要求很高的爱好者而言,获得高质量的照片依然是一项繁复的工作。

  在二十世纪初期,专业的摄影师们使用的照相机与达盖尔时期的照相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依然是巨大的后背取景式照相机。操作时把一块黑布盖在头上,透过照相机后方的毛玻璃观察影像及对焦,然后把大画幅的底片装入,再通过快门线控制镜头上的快门开合,从而完成曝光。这样的操作流程在室内拍摄人像照片可能还应付得来。可是一旦要外出拍风景或是拍摄体育赛事,那就是摄影师的噩梦了。

  好在,对于摄影师们来说,这样的窘境并没有持续下去。

  小型化的革命

  到照相机的小型化,就不得不说徕兹公司(今天的徕卡公司的前身)。1913年,一位名为奥斯卡·巴纳克的机械工程师,从当时的德国光学工业*——卡尔·蔡司公司——跳槽到徕兹公司,并试制出了一款小型相机——Ur-Leica。这台相机使用一枚42mm焦距定焦镜头,大光圈f/4.5,快门速度为1/40秒。而*的是,这台相机采用的是24mm*35mm规格的拍摄画幅。说它*是因为,在当时,照相机为了获得更清晰的照片,大多使用很大画幅的底片。因为光学设计等原因,相机就必须做得特别大,来容纳底片并成像。而这台相机采用的底片规格相比大画幅相机简直微不足道,这样就可以将机身做得非常小巧。这台相机使用的胶卷宽度为35mm,也被称为“135胶卷”,在当时主要被用来拍摄电影。这种小尺寸胶卷在画质和成本上做出均衡:虽然画面质量比不上一些摄影用的胶卷,但是体积小、成本低,很适合拍电影这种需要大量胶片的工作。但是这台相机问世后不久,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款照相机迟迟不能投入生产。直到1925年春天,经过改进的、采用35mm电影胶卷的徕卡相机才在德国莱比锡博览会上亮相。

  这款相机的设计简单合理,质量可靠。凭借徕兹公司在光学领域多年的研究积累,这款相机搭载的镜头素质优异,搭配35mm电影胶卷可以拍出质量很高的照片。更重要的是,相比以前的相机,这款相机体型非常小巧,甚至可以手持拍摄,大大减轻了摄影师们的负担。特别是对于新闻摄影师而言,他们可以将这台相机随身携带,以便在突发情况下进行拍摄,直接改变了他们以往拍摄照片的模式。虽然因为采用了几乎是很好的材料以保证产品质量,导致徕卡相机的售价不菲。但是凭借其的耐用性、的小巧以及的拍摄效果,一举成为市场新宠。同时,人们开始意识到35mm胶片在拍摄静态画面时的巨大潜力。人们对这种胶卷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胶卷制造商也开始开发于35mm胶卷相机的胶卷。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徕卡相机与35mm胶卷的发展相辅相成,获得极大的成功。当时的其他相机厂商也纷纷效仿,开始研发35mm胶卷相机。

  徕兹公司所开发的徕卡相机对相机制造业的影响如此深远,以至于其拍摄画幅作为摄影画幅的标准一直延续使用到今天。这恐怕是巴纳克本人也不曾预料到的。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智能制造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