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是自然界的氧化剂之一,在水中氧化还原电位仅次于氟而居第二位,高于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等氧化剂。而且臭氧几乎对所菌、病毒、霉菌、真菌及原虫、卵囊都具有明显的灭活效果。臭氧不仅灭菌速度快,灭菌率高,还可去色除臭,但很不稳定,容易被还原分解,持续性差,因此,一般与其他消毒剂联合使用,比如氯,以维持水中一定消毒剂水平。臭氧虽然自身会分解成氧气,但消毒过程仍会产生副产物,如氮氧化物、溴酸盐、甲醛等。
只有把臭氧溶解到水中,使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臭氧,并维持一定的反应时间,才能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因此需要对水中臭氧余量进行监测。由于臭氧在水中稳定性很差,因此现场取样立即测定。臭氧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碘量法、靛蓝法、DPD法,其中碘量法与靛蓝法是《GB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推荐的臭氧检测方法。
臭氧不同方法检测特点与应用:
1.碘量法
碘量法显色直观,不需要贵重仪器,检测灵敏度可高达2μg/L,但碘量法检测属于手工操作,因此测量的精度与操作者经验、操作过程、所需的化学物质及实验仪器设备有关,对操作者要求高。检测时易受氧化剂(如NO、Cl2等)的干扰。一般用于不含其他氧化剂的清水中臭氧浓度的测量,适合实验室检测。
2.DPD法
DPD法是非特异性的非标方法,水中氧化性物质均会影响DPD显色。而臭氧处理水的过程中,存在氮氧化物副产物,还可能会形成过氧化氢等其它氧化剂,因此,DPD法测定水中剩余臭氧时容易出现测定结果偏高的现象。一般当水样中同时存在氯或者溴,测量时可用试剂破坏水样中的臭氧,通过前后两次测量差值(未加、加了)测得臭氧浓度值。另外,DPD试剂显色程度会随时间加深,因此溶液显色反应时间应控制在1min左右,确保检测准确性。
3.靛蓝法
该方法为国标方法,具有测定简便、迅速,选择性强、抗力优于其他方法的优点,可用于大批量的现场水样臭氧含量的测定。过氧化氢和有机过氧化物等干扰物和靛兰试剂反应缓慢,反应时间要在6h以上,一般在4h内测完水样就影响不大。臭氧检测时,应注意水样与试剂充分摇匀溶解,以确保反应。
本文:/yiqi/1658.html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DCE2025国际数据中心及云计算展
展会城市:上海市展会时间:202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