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技术中心>蓄电池故障的七个原因及应对方法

直播推荐

更多>

企业动态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蓄电池故障的七个原因及应对方法

2025年07月08日 09:56:52人气:3来源:广州智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大多数汽车电池的正常使用寿命为2-3年,对于AGM和EFB等启停电池,寿命可达3-5年。不管您使用的铅酸电池是什么类型,衰减迹象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如果使用规范超出电池厂商划定的正常范畴,电池很快会显现衰减的迹象。

 

在各种类型铅酸电池中,失效电池通常表现为汽车启动缓慢或灯光闪烁,或无法启动引擎。当电池低压时,一些车型的电瓶状态指示灯可能会点亮告警。这种情形表明电池发生故障或已经亏电,但并没有告诉您为什么会发生此情形,以及如何预防它。

 

以下是电池故障的7个原因及应对方法。

01

电池容量减少

即使汽车每次都是在电池满电情况下正常使用,电池最终还是会衰减。交流发电机通常以慢充方式给电池充电,以防止过充导致电解液减少,转化为向外排放的氢气和氧气。但充电速度其实也非常重要,使电池电荷状态(SOC)恢复到99%,可以有效防止硫酸铅在极板上结晶,导致性的容量损失。

因此,仅靠正常使用汽车不足以防止电池容量下降,因为汽车充电系统本身不够智能。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智能充电器给您的电池补电,确保电池充满电的同时,还有机会避免电池结晶。

02

电池硫化

电池极板表面附着的白色坚硬的硫酸铅晶体,充电后依旧不能转化为活性物质的硫酸铅,称为硫化。电池放电后不及时充电或长期充电不足(充电时间过短或频繁充电),长期过度或深度放电,放电状态下电池放置时间过长,都可形成不可逆转硫化,负极上形成的大块晶体减少了活性物质的表面积。

正常情况下硫酸铅晶体在充电时比较容易地还原为铅,但电池长时间使用或维护不善,负极坚硬的硫酸铅,用常规方法充电很难还原。避免电池低电量存储及过度放电可以防止电池硫化。

03

极板由于剧烈振动被损坏

汽车电池的外壳通常是PP树脂,耐冲击但不防损坏。外壳在条件下可能弯曲或破裂,造成电池内部损坏或电解液泄漏。当电池过度充电或电解液在内部结冰膨胀时就会发生鼓包,它会导致接缝处或极柱周围漏液,或外壳破裂。

避免电池长时间过度充电,不要将已放电的电池放置在寒冷的环境下。一旦外壳损坏,的解决方法就是更换电池。

04

电池外壳损坏

汽车电池的外壳通常是PP树脂,耐冲击但不防损坏。外壳在条件下可能弯曲或破裂,造成电池内部损坏或电解液泄漏。当电池过度充电或电解液在内部结冰膨胀时就会发生鼓包,它会导致接缝处或极柱周围漏液,或外壳破裂。

避免电池长时间过度充电,不要将已放电的电池放置在寒冷的环境下。一旦外壳损坏,的解决方法就是更换电池。

05

极柱腐蚀

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内部的化学反应将少量的氢和氧从电解质材料中分离出来。如果氢气逸出到环境中,它会加快环境腐蚀。氢气从极柱周围的天然缝隙中逸出,在电极两端形成腐蚀。

然而,主要表现出腐蚀的地方也可以帮助了解电池的状况。负极上腐蚀更多表明充电不足,而正极更多则表明过度充电。

如果电池端子被腐蚀,可以用电池清洁剂喷雾中和,或者用小苏打加白醋也可以清洁电池端子。

06

内部极板脱落造成短路

使用年限过长最终会对电池造成损害。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活性物质铅板将缓慢损耗,然后在充电期间反向移动。极板上形成的亚硫酸盐晶体对极板的缓慢侵蚀会导致铅料脱落并沉淀到电池底部。当沉淀物堆积时,会导板间发生短路,从而产生更高的自放电率。

当脱落的极板材料发生短路时,通常表明电池老化了。当极板明显被腐蚀时,很可能电池容量已经显著下降了,此时应该更换电池。

07

隔膜故障导致短路

铅酸电池短路的另一个原因是电池中的隔板融化和失效。隔板会因为电池过热而融化,原因往往是电池跌落等不规范使用或制造不良,隔膜损坏让阳极和阴极板接触造成短路。电池过热会触发热失控,电池可以在几分钟内放电。

防止隔膜失效很简单,只要小心地处理电池,将其正确地放置在发动机舱内即可。如果隔膜失效了,无法修复,需要更换一个新电池。

有些电池问题只能通过换新来解决,而有些则可以修复。使用可靠的诊断充电设备确定故障是否可以通过充电或调整来解决,或确定是否更换电池才是的解决办法。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更多 >

工控网机器人仪器仪表物联网3D打印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加工设备制药设备仓储物流环保设备造纸机械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化工设备电子加工设备水泥设备海洋水利装备矿冶设备新能源设备服装机械印染机械制鞋机械玻璃机械陶瓷设备橡塑设备船舶设备电子元器件电气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关闭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