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GA芯片返修过程中,温度曲线的设置直接决定了焊点可靠性。合理的曲线应包含四个关键阶段:预热区(150-180℃/60-90s)用于均匀升温并驱除助焊剂溶剂;活性区(200-220℃/30-45s)使焊膏充分活化;回流区(235-245℃/20-30s)实现合金熔化并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冷却区(≤3℃/s)避免热应力导致的基板变形。宁波中电集创的实验数据显示,当回流区峰值温度偏差控制在±3℃时,焊球空洞率可从8.2%降至2.1%。
不同封装尺寸(如10×10mm与40×40mm)需差异化设置:小尺寸芯片因热容量低,回流时间可缩短至15s;大尺寸芯片则需延长至35s以确保热量穿透。对于0.8mm pitch的细间距BGA,建议采用梯形升温曲线(每分钟升温1.5℃)替代线性升温,可减少相邻焊球桥接风险达60%。环境补偿同样重要,当车间温度低于20℃时,预热区时间需延长20%以抵消散热损失。
通过建立包含芯片尺寸、基板厚度、焊膏类型等参数的数字化曲线库,可实现工艺的快速调用与优化。实际生产中,每批次的前面件需进行X-ray检测验证曲线有效性,确保焊点剪切力满足IPC-9701标准(≥5N/mm²)。这种闭环控制机制使返修良率稳定在98%以上,为高密度电子组装提供了可靠保障。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DCE2025国际数据中心及云计算展
展会城市:上海市展会时间:202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