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工控视窗 高端访谈 精英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培训中心>     讲座  >    全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及应用技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全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及应用技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标签:仪器,研讨会
浏览次数:1076次

授课方式:

开课时间:2010-03-23

结束时间:2010-03-25

课程时间:

培训规模:

讲    师:

培训费用:

讲座地点

讲座对象

讲座介绍

2010年3月23日,为了提高科学仪器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学仪器新技术应用与发展,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学术委员会与中国高教仪器信息网承办的“全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及应用技术研讨会”在武汉瑞丰大酒店举行;本次会议共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100余人参加;仪器信息网作为特约媒体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会议现场

  目前,我国科学仪器工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虽已具备一定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但从生产水平和专业化水平等方面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具有较大差距。

  本次研讨会以“交流与应用、创新与发展”为主题,就科学仪器产业的新技术创新与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旨在为广大科学仪器工作者以及从事科学仪器设计与制造的厂商提供相互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浙江大学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分析仪器研究中心金钦汉教授、山东大学化材学院李清岭教授、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工程学院申屠超教授等多位知名专家分别作了精彩报告。

  金钦汉教授以“一种改变人类‘命’运的新技术——数字PCR(IFC芯片-DPCR)”为报告主题,详细介绍了这项新技术。金教授在报告开始就表示,如果把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作为衡量人类“命”运的尺度,则IFC芯片-数字PCR技术将有望使人类“命”运大大改观,延长人类平均寿命十年八年甚至更长时间!PCR作为一种分子诊断技术,可应用于单体基因病、获得性基因病、多基因病的诊断。与传统PCR技术相比,dPCR则具有“定量结果与放大率发生的变动无关,只计数那些可被流程中许多PCR步骤放大的分子,并且具有单分子灵敏度” 的优点,为稀缺和珍贵样品的研究打开了大门。

  李清岭教授报告题目为“微流控芯片自动分析系统的研制及其在活性氧检测中的应用”。目前,微流控芯片为生物、化学等领域微分析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技术平台,针对微流控芯片分析研究的需要,李清岭研发团队研制了一种集芯片流体电动控制、激光诱导荧光检测、信号采集于一体的微流控芯片自动分析系统。李教授为与会者简要介绍了该仪器系统的设计、性能考察及其同时检测细胞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的应用。

  申屠超教授介绍了用“双阳极电化学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海水中的砷”,不必通过化学氢化物发生,减少了化学试剂使用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对各种实验参数和干扰情况进行了详细研究表明,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荧光信号相对标准偏差较小,海水样品加标回收率高,说明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果准确性高,可用于水中砷的分析测定。

  除“2010年全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及应用技术研讨会”外,会议主办方还同期举办了“2010年湖北高教仪器设备展示会”以期更好地促进湖北省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详细情况请见后继报道。

讲座联系   全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及应用技术研讨会组委会

  电话:027-82775576 82854966 传真:027-82854966

  联系人:胡锦华 陈汉文 E-MAIL: gj17@gj17.com.cn

  地址:武汉市南京路12号湖北省轻工一层(430014)

上一篇:2010德国倍福自动化技术研讨会

下一篇:2010年PLC及国际编程标准IEC61131-3研讨会

人物专访
更多
专题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网站导航|本站服务|会员服务|至尊会员|商站通服务|旗下网站|友情链接|诚聘英才
智能制造网(明通) Copyright 2003-2011 gk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广告咨询:0571-87756395,87756759客户服务:0571-87756394展会合作:0571-87756395采购咨询:0571-87759929,87759901
传真:0571-87756374,87169507,87756393邮箱:email%gkzhan.com(请将%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