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国产机器人如何发展,听业内大佬如是说!

国产机器人如何发展,听业内大佬如是说!

2018-12-22 14:08:28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林中易木 关键词:国产机器人阅读量:43390

导读:当前国内机器人企业发展,面临着竞争加剧、挑战与机遇并存而来的局面,国产机器人如何实现突围,且看业内大佬做如是说。
  【中国智能制造网 行业动态】2018年的中国机器人产业,随着外资企业加大投资、提升产能、扩大布局,国内企业加强合作、技术突破、优势发挥,市场竞争迎来进一步加剧,行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接踵而来。
 
  一方面国内政府政策的陆续出台、新创企业的不断涌现、老牌企业的加速发展,为国内机器人市场的繁荣崛起营造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国外企业加大布局、市场要求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中问题凸显也让国产机器人企业举步维艰。
 
  在此种背景下,我们既要思考国产机器人企业如何直面挑战、把握机遇,实现市场发展的有效突围,又要考虑机器人的快速发展,究竟会对我国就业、社会稳定以及人身安全等带来何种影响,可谓任重而道远。
 
  那么,我国行业内又对上述两点是如何看待的呢?国产机器人企业究竟该如何发展才能实现崛起的同时又杜绝不利影响呢?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聆听一下,国内众多机器人企业的是怎么说的吧!
 
  埃夫特许礼进:国内机器人崛起需经历三大难关
 
  埃夫特智能装备董事长许礼进曾在活动中分享说:“我们的衣食住行用都离不开机器人,所以机器人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说白了,一定要跟传统产业结合,一定要通过我们的技术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推广机器人需要有经济性、技术性和文化体系三个关卡。”
 
  华数机器人杨林:研发创新方能提升企业竞争力
 
  对于国产企业竞争力打造,华数机器人常务副总经理杨林曾表示:“华数拥有超500人的高素质研发技术团队,在技术研发与创新的道路上,华数机器人永不止步。”
 
  新松曲道奎:软件是机器人发展的关键
 
  新松总裁曲道奎曾说:“机器人核心的部位并不是硬件,而是软件,这才是机器人真正的‘大脑’。首先机器人的零部件,如伺服电机、减速器等,中国人自己有生产技术,并不是像芯片那样生产不了。其次,这些零部件是由市场主导的,很难作出差异化,而且从安全的角度上看,重要性不大。所以,真正重要的是软件方面,它控制着机器人的精度、性能、可靠性。”
 
  优必选张成文:机器人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
 
  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优必选副总裁张成文说过:“人工智能相当于机器人的大脑,失去AI,机器人就失去了灵魂和控制中心,在人工智能未来的应用场景落地里,其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非常大的产业机会就是机器人。”
 
  拓斯达吴丰礼:智能制造+软硬件+服务=未来发展模式
 
  在BATi智能制造·智能产品论坛上,拓斯达董事长吴丰礼曾说:“说到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未来的世界一定是智能制造、软硬结合加服务的模式。谈到智能制造,其实所有的机会是来自于一些行业的痛点,大家都讲危在行业,但是机在企业,危当中一定诞生着机会。”
 
  北航王田苗:人才是机器人行业发展核心关键
 
  对于国内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田苗教授曾表示:“机器人行业发展核心的关键点是人才,我国目前非常重视,并且已出台了相关人才的政策。另外,机器人企业要提升竞争力,还需从世界经济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两方面入手。总得来说,国内机器人产业现在人才和就业形势依然处于紧张的状态。”
 
  哈工大机器人赵杰:机器人发展还很年轻
 
  哈工大机器人赵杰表示:“我们不能把机器人吹的无所不能。机器人所做的事没有那么多,人希望机器人做点什么事和机器人现在所能做的只有10%,还有90%需要机器人替代。从未来角度来说,机器人发展还是需要走很长的路。”
 
  从以上诸多观点可以看出,国内企业对自身存在的人才、技术不足等问题认识十分清晰,对于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各企业发展的重点虽不尽相同,但都根据自身发展现状对症下药,循序渐进实现追赶指日可待。
 
  而对于机器人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业界言论还是乐观积极的居多,但不管是乐观还是消极,实际上当前国内外机器人的产业发展已不可逆,未来只会随着细分市场的开启和应用场景的深化而发展扩大。因此,国内企业与其分心考虑产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如专心致志提升企业自身实力。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流浪地球2》热映 这个硬核设备来自无锡企业

    《流浪地球2》也用自己的方式力挺中国工业和中国智造。国产机器人品牌那么多,为什么会选择九众九机器人?用一句以前很火的网络用语来说,就是“始于颜值,忠于品质和服务”。
    机器人国产机器人中国智造
    2023-02-03 09:32:45
  • 制造业“天选打工人”!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首次超过美国

    近日,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2022年世界机器人报告,中国以每万名员工322台工业机器人的密度位居世界第5位。
    工业机器人国产机器人
    2022-12-21 15:12:46
  • 逆境实现高增长!国产龙头机器人本体销量增长50%

    埃斯顿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收入同比增长8.71%至11.8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本体销售同比增长超过50%,在诸多不利因素下延续了较高的增速。
    工业机器人国产机器人机器人零件
    2022-09-16 09:58:17
  • 国产机器人龙头企业被外资买爆!机器人业迎来明显利好

    埃斯顿已开发了全系列57款工业机器人,应用于新能源、焊接、金属加工、3C电子、工程机械、航天航空等行业。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20.33%。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05亿元,同比增长26.59%。
    国产机器人机器人
    2022-06-30 10:13:40
  • 海外工业机器人需求剧增 国产机器人加速“出海”

    全球劳动力市场悄然发生了转变,不仅是“用工荒”频发,还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防备不确定性风险,开始把目光转向自动化技术和机器人,催生了无限机遇,而这就是诸多机器人企业最好的舞台。
    工业机器人国产机器人
    2022-06-09 09:31:44
  • 全球机器人创新50强名单公布 3家中国企业跻身其中

    目前,国内机器人市场仍以外资品牌机器人为主。不过,随着中国机器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逐渐增强,自主品牌机器人在市场总销量中的比重超过41%,不少科技企业荣获全球机器人行业的权威大奖。
    机器人国产机器人
    2022-04-25 09:02:17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