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业资讯

头条号

最新原创观点

百家号


资讯中心

比亚迪收购捷普在华工厂,只为了iPhone代工?

2023-08-29 10:55:37来源:盖世汽车 阅读量:23804

分享:
导读:这笔交易对比亚迪而言,无疑会进一步增强其在代工市场的领先地位。而成都工厂是捷普在华的最大工厂之一,某种程度上亦显示出,外资的“退”与本土供应商的“进”。
  近日,EMS代工圈传来新的收购消息。
 
  排名第六的比亚迪电子与第四位的捷普(Jabil Inc.)签署了收购协议,以约158亿元(等值22亿美元)现金收购后者位于成都、无锡的产品生产制造业务,包括现有客户的零部件生产制造业务。
 
  这笔交易对比亚迪而言,无疑会进一步增强其在代工市场的领先地位。而成都工厂是捷普在华的最大工厂之一,某种程度上亦显示出,外资的“退”与本土供应商的“进”。
 
  158亿元的业务收割
 
  捷普成立于1966年,总部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在中国广州、深圳、成都、无锡、黄埔等地设有制造工厂。在研究机构MMI发布的“2022年全球EMS代工TOP50”榜单中,捷普是全球第四大EMS代工厂。
 
  第一名依然是富士康,和硕、伟创资通分列第二、三名,伟创力第五,而比亚迪电子排名第六,这也是其连续第四年冲进榜单前十名。
 
  根据港交所公告,捷普在新加坡新设立了法人实体,其位于成都和无锡的相关业务将重组至新公司旗下,未来由比亚迪电子100%收购。
 
  要知道,EMS代工行业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并购是最快捷的扩张方式。但扩大市场份额,绝非唯一目的。
 
  一来通过并购产品公司,可以实现资源互补和产品技术的创新。以富士康为例,其收购夏普、以及前段时间收购采埃孚旗下底盘模块子公司50%的股权,就是最好的说明。
 
  二来开展同业并购,实现业务拓展、客户结构的优化。譬如2020年,环旭电子将欧洲EMS大厂AFG收入麾下;2021年,Kitron宣布完成对BB Electronics A/S 100%股份的收购;2022年,Enics和GPV也完成合并,组建成了新的GPV集团。
 
  比亚迪更倾向于后者。
 
  公开资料显示,捷普成都工厂主要为网络通信、可穿戴和手机等市场提供代工服务;而其无锡工厂主要从事印刷电路板组装、整机装配、自动化生产制造系统等。
 
  再具体一点,捷普是“果链”的重要一员,负责着iPhone、iPad、AirPods等相关产品的组装业务。其成都工厂主要负责生产iPhone零部件、机壳、屏幕等产品,而无锡的几个工厂各有分工,“绿点”生产塑胶组件,“绿镁”做CNC加工,生产金属机壳,“绿兴”则专门生产模具。
 
  换言之,比亚迪此次砸下158亿元,堪称其史上最大收购案,不仅仅是接盘外资资产那么简单。
 
  醉翁之意在何方
 
  从比亚迪电子2022年年报来看,年度收入1071.86亿元,同比增长20.36%;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8.58亿元,同比下降19.58%。盈利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智能手机需求放缓,比亚迪电子间接受到了影响。
 
  据其早先披露,前两大客户A和B去年合计贡献了588亿元左右的收入,而“主要客户的收入来自于销售手机部件、模块及其他产品”,从中或许不难判断出比亚迪为何相中了捷普的两地工厂。
 
  归根究底,比亚迪电子也是果链的关键一员。2015年,比亚迪电子从妙控键盘和充电器组装业务初步切入了苹果供应链。到2017年成为Apple Watch陶瓷盖板供应商;2018年底,拿下AirPods塑胶机壳和iPod touch组装项目。
 
  2020年,比亚迪正式代工了新款iPad,其市值应声暴涨。彼时,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称,比亚迪电子若想取得iPhone组装订单,最快需要5至6年,或者更长时间。但如果iPhone主机板由SMT改为SiP设计,或许能够加速这一进度。
 
  而苹果正是从iPhone11起启用SiP设计。2022年底,比亚迪电子成了iPhone玻璃后盖供应商之一。就上述交易来看,其也在加快渗透进iPhone组装供应链。
 
  比亚迪电子在去年年报中指出,2023年将继续全方位配合海外大客户的发展需求,深入渗透其核心业务,持续提升核心产品的份额,不断开拓新品类领域。这笔交易或许就是其中最关键的一步。
 
  关于此次收购,诚如比亚迪所言,将为其拓展客户与产品边界,拓宽智能手机零部件业务,大幅改善客户与产品结构,增加核心器件产品的战略性布局。在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也将与现有产品有效协同,提升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目前,这笔交易尚需双方另行签订最终协议,以及等待监管机构审批。
 
  寻找出路 藏好退路
 
  回到这笔交易订立的初衷,全球智能手机需求疲软,以安卓阵营最为显著,因此加大对Apple的出货成了提高利润的关键。但问题是,这条路不见得就是坦途。
 
  本月初,有分析师爆料,苹果预计到年底会生产7700万部iPhone 15,远低于之前预测的8300~8500万部。即便和上一代iPhone 14系列相比,出货量也明显更低。事实上,更严峻的挑战在于苹果正跃跃欲试转移产能和供应链。
 
  今年早些时候,外媒报道苹果考虑将15%~30%的硬件产能迁出中国,同时还要求相关代工厂评估此事。据悉,捷普已经开始在印度为AirPods生产零部件。
 
  这其实也是近年来果链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苹果一边扶持纳新大陆供应商,一边又积极向外转移生产线。有观点认为,此次比亚迪收购捷普,不排除是外资撤资,比亚迪接盘。但不可否认,此举保住了两座城市上万个就业岗位,一定程度上也为比亚迪创造了更多机会。
 
  从比亚迪电子的自身发展角度看,短期内将受益果链带来的增长机会,但长期来说,找到更加稳妥的退路或是第二增长曲线才是重中之重。
 
  这里不得不提果链头号代工厂——富士康,其一直试图降低对苹果的依赖,包括早年开始代工企业级服务器、这两年代工造车,都是出于同样的目的。但事实证明,其2022年仍有7成的营收来自苹果。
 
  正因如此,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增长,可谓机不可失。富士康曾提到,2022年电动汽车软件业务已开始贡献营收。比亚迪电子也指出,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等产品出货量大幅提升,汽车智能系统业务整体收入约92.63亿元,占总体收入8.64%,同比增长145.71%。
 
  去年,比亚迪电子完成了新能源汽车产品系列、户用储能等多元化产品布局。比如,在智能座舱产品系列的基础上,导入了智能驾驶系统、热管理系统、智能底盘和悬架等多个增量赛道产品。
 
  依托母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优势,比亚迪电子预计,新能源汽车业务板块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至于未来,如何拓展并加深与更多车企的合作,才是这场仗的关键。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到2025年,新能源整车产量达40万辆,渗透率达45% 2024-06-14 09:26:36
青岛拥有整车生产企业8家,改装车生产企业32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900余家,自2018年以来,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超过40万辆。
Stellantis或为降本放弃部分零部件供应商 2024-06-07 09:25:04
根据彭博社的报道,Stellantis的供应商包括法雷奥、大陆、麦格纳、佛瑞亚、安波福等知名零部件供应商。去年,Stellantis称法雷奥帮助控制了成本。
中国一汽将与埃及公司合作在当地生产平价电动车 2024-05-29 14:38:46
Hamouda表示,将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扩大生产规模,最终目标是使车辆中 65% 的零部件均来自本土,整车最终还将出口到中东地区、非洲、欧洲和拉丁美洲。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产品商城 更多


关于我们|本站服务|会员服务|商站通服务|旗下网站|友情链接|产品分类浏览|意见反馈|兴旺通|频道

智能制造网 -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Copyright gk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客服热线:0571-87756395采购热线:0571-87759926媒体合作:0571-89719789

客服部:采购部:编辑部:展会合作:市场一组:市场二组:

关闭